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牛人:解决数学四大捷径

--------------------------------------------------------------------------------
点击次数:2125  发布时间:2011-10-12 7:08:16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数学满分也许是永难企及的美梦,然而不够完美的148分却能拉近你我的距离。如果平凡的我能够做到,你也一定没问题。


    我身在“牛班”,却不是“牛人”。同班同学里做题比我快的有之,钻题比我深的有之,然而高考考场上比我分高的却少之又少。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在于我是个地道的“懒人”。因为“懒”,我不愿苦苦挣扎于题海;因为“懒”,我总是拼命地寻找捷径。事实证明,数学是门可以走捷径的学科,不会“偷懒”的学生是与高分无缘的。“偷懒”也有一定的方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偷懒真经”。


    捷径一少题海多精题


    “偷懒”的第一要任就在于减少复习的负荷量。数学最大的负荷是永无止境的题海。开学伊始,我便整理出一个大体的概念框架,并利用已有的做题经验对应框架进行知识点筛选,删除要求低的和已掌握的,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在第一轮复习大家都埋头做题之时,我便早早地跳出了题海。


    省下时间只是手段,把精力花在研究“精题”上才是目的。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两大类“精题”:一类是涵盖了多项考点的“母题”,一类是同一题型中频率较高的“错题”。经验表明,对这两类题的反复研究和提炼大大提升了我学习数学的效率,为短期内成绩攀升打下坚实基础。

    捷径二少抄书多翻译


    文科数学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你可以通过有效的总结来代替无尽的习题。总结并不代表一味地抄公式抄概念,而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和做题经验归纳出针对自身的解题技巧,这也就是我所谓的“翻译”。事实上,高三一年我花在总结上的工夫与做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总结中萃取出的一本针对性极强的“翻译”小册子最终成为我数学攻坚的不二法宝。


    捷径三少动手多动脑


    高三的任务很重,文科每天的作业量足以把手写到抽筋。为了“偷懒”,我在动笔做题之前总先浏览一遍题干,遇到会做的题绝不浪费笔墨,遇到相同类型的题也只综合起来做个思路比较即可(当然前提是计算和格式能过关)。这个习惯不仅为我省去了大量无意义的劳动,更让我获得了从更高层次上审视题目的机会,从而加强了对许多考点的纵深理解。

   捷径四少粗心多自信


    粗心大意是大家在数学学习中难以绕过的一大障碍,然而粗心只是表象,追本溯源仍是不够熟练。不熟练并不意味一定要用题海来补救,惯于“偷懒”的我选择了用“翻译”来解决问题。审题不细的现象背后,或许是忘了分母不能为零,或许是记不清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总之,导致粗心的原因无非几类,稍作总结便可悉数在握。


    心态的调整亦无需花费额外的精力。我所采取的措施是在临考一个月时找来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细做一遍,并将答案写在卷上。抄答案的过程有利于对格式和细节进行查缺补漏。由于大多数的试题都在一轮轮复习中零星地遇到过,因而三套试卷整体感觉偏易,从而可以达到降低高考恐惧感,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数学是文科制胜的关键,捷径是数学制胜的法宝。我的“四少四多捷径法”的核心就在于极强的自我针对性。只要找对路,你的高三旅程一定能迎来真正的“鸟语花香”。


 

 


—— 信息源自::《求学》杂志官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