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的创文氛围和学校老师的宣传教育,使孩子们也变得文明起来了。”李燕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她发现,自己的孩子以前不懂礼貌,喜欢到处玩。这段时间,孩子文明了,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见到亲戚、朋友主动打招呼,晚上也能按时做作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文中的重要一环。我市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据悉,我市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心理咨询室,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倡导绿色上网,让孩子们远离不良网站;通过和谐校园宣传专栏,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很多学校的教职工主动参与到创文工作中来,他们利用暑假时间,到学生家中家访,对校园内外的卫生进行彻底打扫,使孩子们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中迎来新学年。
我市还在14所学校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农村孩子的艺术特长,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农村孩子也有丰富多彩的童年。如礼乐新民小学主要以办好围棋、航模、舞蹈等特色项目为发展方向,外海麻一佑启小学主要以办好武术、书画、乒乓球等传统项目为发展方向。两校分别开展有各具特色的课外活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地域特色的乡村少年宫。
在校园外围环境方面,我市文化部门和公安部门联手行动,严厉打击黑网吧,接到投诉,立即处理;城管部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现象,使孩子们上学、放学不再拥堵。
我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经产生良好效果。一些“老江门”反映,现在坐公交车,学生们抢着让座,很有礼貌,而且,他们不但自己遵守交通规则,有时还劝导其他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老江门”希望这些好的现象能坚持下去。
市文明办主任黄明亮说:“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这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应该长期坚持。”
如何坚持?市教育局政体科科长阮昌国说,对照创文标准,各种好的做法都应延续下去。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成的督察队要不定时在公交车、交通路口进行督察。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使整个社会都洋溢文明之风。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三位一体,离开家庭、社会的学校教育是孤立的,也是苍白无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动用社会资源,有关部门各尽其责,在全社会营造文明氛围,人人争做文明市民,最终对孩子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阮昌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