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作文材料和思想如何“胶合”

--------------------------------------------------------------------------------
点击次数:2134  发布时间:2011-10-11 10:13:34

 

   时下,中学作文为获取中高考阅卷老师的青睐,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生写“靓丽文章”,追求文采,在文章的各段落安排几句优美语言,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从而获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学者在突出作文的文采时,往往忽略了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结果不少考生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肤浅而单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话文”。


    其实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类作文无病呻吟的本质。在此要提醒考生:当我们对“技巧”孜孜以求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作文一定要凸显思想的深度,力求“文质兼美”。


    第一,让作文的立意彰显“思想之美”


    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考生们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新闻,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另外,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第二,让材料和思想紧紧地“胶合在一起”


    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余的罗列。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叙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顾后,在材料之前、之后加上与主旨关联紧密的感悟语或点评文字,让思想和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思想”这根红线串联相关的材料,让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文章才有深度。


    第三,让语言“跟着思想走”,渗透文化的特质


    语言之美首先依赖于思想之美,有文采的语言必须是体现思想内核的,才富有表现力。一是对几个不同事例逐个进行一句话高度概括,使之构成排比句,这样既充实了内容,又体现了文采。例如:“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是让文字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避免枯燥干瘪、孤陋浅薄,使文章飘逸出浓浓的醇香,耐人寻味。

    第四,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点亮思想的光芒


    不少考生喜欢用“题记”,如果与中心意义风马牛不相及,题记便成了多余。不少考生喜欢在文中写景,如果不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写景便成了摆设。无论运用哪种表达方式,都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都要表现思想性。要旗帜鲜明地突出自己的思想。考场作文的主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突出中心语、关键词,使文章“处处指向中心”,便于把道理说透。


    第五,让思想凝聚思辨的色彩


    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受主观情感的支配,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过激的思想情绪,暴露出思想的幼稚。而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就会有思想的深度。


    第六,让“真善美”成为考生的思想主流


    很多考生一听“立意要深刻”,就以为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很高的高度,把它神圣化。还有的考生捏造事实,虚假为文,骗取高分,如有的考生作文时一边编造“父母双亡”之后自己如何坚强面对世事,一边在心里对健在的父母说一百个对不起。这样作文,危害极大,此风不可长。其实,中学生应该强调写“自我感受”:表现积极向上的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求真,求诚,感情充沛,格调不低沉,这才是考生的思想主流。写作是有感而发,是心灵的流露。要写我们熟悉的事情,表现的是自己熟悉的观点和感情。用心体验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特有的目光来看周围的变化,沉心来思索,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广度。

 


—— 信息源自:中学生作文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