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评论:让更多农家子弟上清华

--------------------------------------------------------------------------------
点击次数:1889  发布时间:2011-10-11 10:10:15

 

  2012年,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招生政策,包括投放更多招生计划,将自主招生范围扩大至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设置自主招生方式和内容。在去年的试点中,已有8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清华,今年,该招生新政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央视《新闻联播》10月7日)

这是让人备感欣喜的招生新政,它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同时体现了清华作为名牌学府的社会责任担当。

清华招生新政看上去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照顾,但我认为,这更是一种理性纠偏。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睐并且有利于城里学生,高校自主招生范围锁定城市的名牌中学,高考加分项目设置也多以城里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城市学生的强项、农村学生的弱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其结果是,无论自主招生还是高考加分,都基本上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越来越困难,名牌高校中农村学生占比越来越小,城乡教育鸿沟越来越深,连温家宝总理都曾对此表示关切,而“寒门难出贵子”则成为舆论热门话题和公众普遍感慨。

高考录取讲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机会上幼儿园,他们的小学、中学教育条件极差,没有好的师资,没有像样的教学设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连吃上一顿午餐都是奢望。与城里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的、较差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却要他们在高考中同场竞技、一决高下,以分数论英雄,其结果怎么可能是公平的?!所以,从公平的角度看,高校招生不应向城里学生倾斜,而应向农村学生倾斜,让享受了较少基础教育资源的他们,能更多地(至少是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如果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低层次的公平、表面的公平,那么高校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则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真正的公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华招生新政是一种理性纠偏,甚至是对时下高校不公平招生倾向的“拨乱反正”。作为高等院校,也许无力改变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但至少不能在招生过程中再次歧视农村学生,而应通过招生政策的调整,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以缩小城乡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经有言:“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更知道尊重别人,更能吃苦,更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是的,农村学生的素质并不比城里学生差,关键是我们怎样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学生一旦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其发展后劲同样不比城里学生差,无数的事实和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清华招生新政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更多高校借鉴,在招生中给农村学生更多机会,为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贡献高校的一分力量。(晏扬)

 

 


—— 信息源自: 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