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庞青松:“比教学,访万家”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
点击次数:1803  发布时间:2011-10-10 10:55:37

 

     10月8日,湖北省教育系统召开了旨在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深入开展的视频会议,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在视频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她指出,“比教学、访万家” 活动既不是一次简单的赛课和家访,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它是我们在新课改背景下,掌握新技能、构建新机制、实现新目标的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湖北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务实求真的精神,不断超越,突出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本真就是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及高尚的师德去引导学生、滋润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地成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是湖北教育务实求真的重要表现。笔者以为,此项工程有以下一些重要意义。
  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的优劣必然决定了学生成绩的优劣,而优秀的课堂教学是集中展示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面要求,从台风仪表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美观大方的粉笔字,再到恰到好处的课堂结构、重难点的突破、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等,无不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所以,“课内比教学”就是比教师的业务素质。新时代的教师要有主持人的组织能力,有演讲者的表达能力,有思想者的思考能力,有技术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春日春风的亲和力。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学才能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广大教师在“课堂比教学”中发现他人的优势,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也发现自身的潜力,进而扬长避短。让教师在“比教学”中不断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专业过硬、技能过硬的教师,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成为教学行列的领头雁,成为正宗的“名师”。
  铸造教师高尚的师德。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及时沟通的桥梁,能使教育的方式朴素而又温暖。因为关注学生而家访,因为渴望对学生的个性、经历、成长环境有更深的了解而家访。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然视学生如朋友,如家人,一个关注学生家庭状况,关注社会环境的教师必然能用更深邃的目光更真切地了解学生,能用充满关爱的目光看懂学生的心房。家访可使教师的耳朵更灵敏,眼睛更明亮,心灵更多一份感动。然而,一段时间来,这一优良传统在一些地方因种种原因被淡化了,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凝聚力。湖北省首先重拾这一传统,强调这一传统,体现了对家访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课外访万家”,让教师在家访中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从而让心灵受到一次次洗礼;让学生在老师的家访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情,从而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促使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家访中坚定为学生奉献的决心,反思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如何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一个能主动积极地不断地“家访”的教师,他的心里装的是学生,装的是公众乃至整个社会,有了宽阔的胸怀,有了不变的责任感,便会有坚定的志向,他的行动会围绕学生,他的师德必然是高尚的,师德高尚才会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有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育便会充满了真情真意,对学生多了理解与宽容,对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多了默默奉献,多了主动与热情,多了责任与技巧,受益的必然是广大学生,他们得到的是关爱,是幸福,是知识,是能力,是健康成长。教师从知识上启发他们,从品德上教育他们,从体能上锻炼他们,从审美中熏陶他们,从劳动中引导他们,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使更多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从而使湖北的教育在教育的品质、品位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真境界是一种一切为了学生的境界,是一种务实务本的境界,是一种用真情,用真招,办真事,求真效的境界,它需要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用心参与,用情参与,它需要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参与。真境界换来的必然是桃李满天下,春风激荡、万紫千红、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

 

 


—— 信息源自: 荆楚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