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小学教育尝试突破性教育禁区 与孩子公开谈论性

--------------------------------------------------------------------------------
点击次数:2146  发布时间:2011-10-7 8:31:08

     小学教师刘娅军试图给11岁的学生讲解人类生殖器官时,她发现自己很难开口。

  当这位40多岁的老师还是个小女孩时,中国父母对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最常见的回答是:“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性是不能公开讨论的。通常在中学的生理卫生课上,老师才会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生殖器官和生理健康的知识。但还有很多老师让学生自习这一部分。

  包括刘娅军任教的北医附小在内的十多所北京小学正在尝试突破性教育的禁区。

  “我们在课堂上分别给男生和女生播放青春期知识的科教片。当给女生放时,男孩子们都好奇地趴在窗外偷看。孩子们真的非常想了解这些知识。”刘娅军说。

  在和平里一小的性教育课上,扮演精子的男孩互相竞争,通过各种障碍考验后才能遇到扮演卵子的女孩。通过游戏,老师告诉他们卵子受精的过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把性教育提前到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性教育在中国是最落后的教育,既缺少教材,又缺师资,更缺少现代的观念。北京市的这种试验在中国凤毛麟角。”

  专家说,由于营养改善,中国孩子的青春期已经大大提前。目前中国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是9.2岁。

  “性教育应在青春期发育之前进行,否则孩子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孙云晓说。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性教育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西方的性解放观念却传入中国,导致很多不安全性行为、意外怀孕和性疾病的传播。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于2010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64亿15至24岁未婚青少年中22.4%曾有性行为,其中超过半数在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而其中高达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北京性教育协会理事宗春山说,拨打该中心热线电话的人中有1/3是咨询性问题的,在过去20年增加了25%。

  “过去咨询者的问题多为手淫等常识问题,现在更多的是关于两性关系、怀孕、堕胎等问题。”宗春山说,“性教育缺失最大的影响是观念上的,让青少年认为性是肮脏的。如果性被压抑,它就会以变态的方式出现,观念的错误会导致生活的混乱。”

  在中国,家长和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常常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然而,少女怀孕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意识到,推动性教育势在必行。

  首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玫玫说,虽然在中国一些法规中有关于开展青春期教育的规定,但力度都非常小。学校里没有师资,没有课时,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去开展。“学校里就是出现问题去救火,办一个讲座或咨询。平时性教育几乎没有。”

  一些非政府组织将西方的性教育方式引入中国。但不少专家怀疑这些方法在中国的可行性。

  孙云晓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有些国家在电视上播放性教育节目,非常袒露直接的方式在中国就不适合。

  为了找到合适的性教育方法,首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和北京市教委于2009年开始试点,编写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性教育大纲。北京30所中小学参与了第一期研究。2011年开始的第二期吸引了48所中小学加入

  “中国没有具有性教育背景的教师。参与计划的老师教什么的都有,如生物、心理、语文、数学等。我们给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教学方法。”张玫玫说。

  刘娅军说:“刚开始我对性教育的认识很肤浅。我认为就是讲生理知识。但通过专家培训后,我知道性教育是教导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男人或女人。”

  她说:“我觉得效果很不错。下课后许多孩子告诉我,他们进入青春期了。男孩子们为自己声音的变化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成长的象征。”

  然而,在小学开展性教育却引起一些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给小学生讲授性知识还为时尚早。

  北京一所小学进行试验的性教育教材刚一问世就引起社会的极大争议。一些家长批评教材有“黄色”插图,过于“前卫”。

  孙云晓说:“这些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他们的担心可以理解。但国际经验表明,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性的好奇度会降低,会采取更严肃的态度对待性,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会减少而不是增加。”

  宗春山说:“中国性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但积极的教育远胜于缺失这项教育。”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