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智囊团扎根基层,教育改革才能避免闭门造车

--------------------------------------------------------------------------------
点击次数:3187  发布时间:2011-10-6 8:54:06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教育部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合作成立了五家研究机构,被称为五大智囊团。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这些机构将为教育部和其他国家部委有关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10月4日《新京报》)

  看看五大智囊团的组成人员,就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知名大学的校长,一个个都是学富五车,名头大得很。将研究机构叫做智囊团,那是教育部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指望着他们找到能改变中国目前教育现状的锦囊妙计。

    不错,大学校长们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是广大教师们没法比的,可是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高楼大院里的,对于需要活水搅动的池子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要搅动一池死水,还非得要活水的注入,这活水就是广大的一线教师。他们每日和学生打交道,他们知道学生的需求,他们非常有发言权。

  最能戳到教育的痛处和软肋的是广大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是真正的当事者,对教育有着切肤之痛,他们的意见最有说服力,能够准确的指出教育存在的症结。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城市资源配置越是先进、优良、丰足;高考指挥大棒将莘莘学子逼上了一条痛苦的求学路;教师的待遇不容乐观,抗不过物价的疯长。可是这些基层的声音,能传递到决策者的耳朵里吗?人微言轻啊,说话就没什么分量,起不到警醒的作用。

  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令人感到迷惘的地步,那是因为教育旧体制束缚了我们的思想,绊住了我们的脚步,教育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旧体制就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教改者的路上,谁也不能逾越。旧体制不除新体制不立,城乡差别,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差别,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观。教育部既想要人家改革,又要牵着人家的鼻子走,教改又怎么能取得成功呢?当一个地方的改革已经脱离了老套的教育规律时,教育部就会及时斩断。南科大教改就是一例,南科大本来信心百倍,结果被教育部叫停了,高考教改陷入困境。南科大被称为教改的孤独舞者,最终舞者黯然谢幕。南科大抗争过,它能抗争过教育部吗?它能抗争过教育体制吗?改革的战舰启动时,南科大豪情满怀,最终还是被大山挡了回来,在大山面前,再有锋芒也得有所收敛。不能破除旧体制的改革、不能破除旧规律的改革,还叫改革吗?用虎头蛇尾来形容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点也不为过。

  前几年风起云涌的素质教育改革,为什么现在变得冷清了?因为高考这根皮鞭就在教师和学校的头顶上悬着,改去改来改到高考这一关就有了掣肘。高考考差了,什么教改都会让人质疑,学校的声誉扫地,招生就会极其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去搞什么素质教育,学生一批批走了,学校的老三篇还是老三篇。

  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办好了,中国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基础不牢,哪来高楼大厦!办好基础教育就得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教育均衡发展,何愁教育不上去。基础教育最终需要人去完成,所以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和财力上向工作在基础教育阵地上的教师倾斜,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待遇,让广大教师的钱夹鼓起来,不讲和公务员的收入靠齐,但最少不应该差得太多。

  中国不缺专家,我们的教师可以称得上专家的人多了。智囊扎根基层,就会枝繁叶茂。教育部不要只盯着几个大学校长的嘴唇,这是偏颇的,是不明智的,应该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吸取智慧。尤其是来自教育基层的声音,更需要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的声音甚至胜过高等学府高楼大院里的智囊。因为这些声音饱含着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饱含着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饱含着教师的辛酸和苦闷。静下心来聆听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吧,就不难理出教育中的乱麻,我们的教育才会由沉重变得轻松。

 


—— 信息源自:红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