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差距在哪?

--------------------------------------------------------------------------------
点击次数:3602  发布时间:2011-9-27 7:11:38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用来评估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初中生在未来是否具备国际经济社会竞争能力的一个项目,因为去年公布的上海中学生在2009年这项评估中名列全球第一而备受国人关注。今天,PISA创始人及总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北大附中以“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特色,中国和世界的比较”为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施莱克尔在国际上被誉为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美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杂志《大西洋月刊》称他为“全世界的校长”,美国的教育部部长评价他“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比他更了解全球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而英国的教育部部长称他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人”。

  那么,以他独特的国际眼光来看,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距究竟在哪呢?

  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关注什么

  施莱克尔认为,想知道本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异与差距,必须先了解当前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在关注什么。

  “几十年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类似,重视教授知识,学生只要有背书的能力就行。但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发现背书的能力越来越不适用,于是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施莱克尔说。

  据他介绍,思维能力包括理解所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多个方面。“芬兰在以往的PISA测试中表现突出,其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很受认可,不仅因为他们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还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如何去学习,有自学能力,非常明白自己为何学习,他们对全球化的变化也非常了解,明白在新世界获得成功需要什么东西。”

  施莱克尔认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二个方面是教育资源分布合理。“我在上海考察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将好的校长和老师派到落后学校,这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一个有效方式。”

  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三个方面是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育体系。“中国以前在这方面没有问题,老师地位高,受人尊重,当时很多优秀年轻人愿意当老师。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的发展,年轻人机会很多,这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据他介绍,芬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教师的工作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很多老师觉得做教师很有意义,“如果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教育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教育体系的优点

  在施莱克尔看来,中国教育体系也有其优点。

  首先中国文化非常重视教育,家庭、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也非常努力。

  其次,中国非常重视教育公平。“当然,贫富差距问题也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公平,但是,据我对全球教育的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公平的。在其他国家,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少,但在中国,还是有的。像美国,经济很发达,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贫富差距,教育体系中有很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学校,但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在这方面做什么。而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行动促进教育公平,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施莱克尔说。

  施莱克尔认为,钱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但是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平均分配钱也不可能带来教育资源的均衡,“唯一能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就是把好的老师派给落后学校,而中国正在这样做。”

  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距

  施莱克尔认为,中国学生努力学习,但他们更多是迫于外在压力而学习,高考是这些外在压力的一种。“如果没有这些外在压力,他们会努力学习吗?”他表示质疑。

  事实上,纵然获得全球第一,上海中学生在测试中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PISA有一部分是调查问卷,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海中学生表达出他们的学习是高压下的结果,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学生。”

  施莱克尔认为,对于一名15岁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非常重要。“几十年前的学生在学校掌握了阅读和数学,就够他一生用了,但现在不是,现在知识更新很快,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必须继续学习,如果缺乏动力,不学习了,想要取得成功很难。当然,我也注意到中国教育界的人士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考虑如何解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第一个差距。

  第二个差距表现在中国教育体系注重知识传授,而世界一流教育体系注重能力培养。“现在获取知识已非常容易,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网上都能获取,那么,拥有知识后如何分析、组织、判断知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新的问题?这些能力是需要在15岁这样一个年龄建立起来的。另外,在全球化经济中更重要的能力是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创新知识。因此, PISA测评不是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东西,而是看学生如何应用学校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教学更多元化,学生学习的空间大,选择空间也大,教师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知识、能力、创新。中国更注重知识,而发达国家注重能力和创新。”

  据介绍,上海中学生在测评中数学成绩优秀,但阅读和科学成绩靠后,阅读偏重于文学性阅读,对于表格、图表等非文字类的阅读能力差,和西方发达国家学生间也有差距。

 


—— 信息源自:光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