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东莞市高考录取再创佳绩,高考录取率及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升本科人数三项指标均继续名列全省第一。昨日,在东莞市2011年高考总结会上,副市长吴道闻对此优异成绩进行了肯定。
对于高考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的新方向,吴道闻提醒要积极应对。此外,东莞接下来还将逐步调整高中文理科规模结构,以解决文科类考生过多而带来的升学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
今年高考成绩总结
三项指标居全省首位
我市今年高考报考人数为26209人,其中普通类22266人,高职类3943人。在普通类考生中,共录取21358人,比2010年增加1259人,录取率为95.9%,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14个百分点,录取率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一位。我市录取到全国15所热点名校总人数为119人,比2010年增加32人,增幅达36.8%。其中录取到清华大学的考生有9人,北京大学11人(含北京大学医学部4人)。我市录取到本科院校考生共11901人,比2010年增加868人,增幅7.9%。我市录取到本科院校人数占考生总数的53.4%,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17个百分点。在高职类考生中,共录取3391人,录取总人数比2010年增加685人,增幅达25.3%。
近年来,我市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升本科人数保持稳步增长。我市今年每万户籍人口升本科人数为60人,每万户籍人口升本、专科累计人数为130人(其中普通高中考生录取占111人,中职考生录取占19人),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升本科人数两项指标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均名列第一位。
逐步调整文理科规模结构
昨日会议上,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坦陈,作为新任局长,今年成绩这么好,自感压力颇大,希望各个学校能再接再厉。
杨靖波表示,接下来要逐步调整文理科规模结构。近年来,我市高考本科率、重点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理科优秀生比率相对不高。2011年高考,全省招生计划中,文科、理科本科招生比例约为3.5:6.5,一本招生比例约为1:2,而全省报考文科、理科的考生基本持平。我市文科考生更是多于理科考生,这既与我市作为制造业名城对理科类人才需求大于对文科类人才需求的实际不相适应,也与全省高考招生计划的基本导向相违背。
这种状况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文科类考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更深层次的是,我市大量的文科类大学毕业生还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大量理工科人才则供应不足。因此,我市高中教育中文科、理科的规模和结构亟需下决心进行调整。
各学校要从指导学生文理分科抓起,逐步形成合理的文理科结构;在巩固文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大力度发展理科教育,研究文理科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培育高中教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