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有三大变化

--------------------------------------------------------------------------------
点击次数:71610  发布时间:2011-9-20 7:02:53

 

      近日,一场全国研招咨询会在武汉举行,全国60多所高校齐聚华中科技大学,近万名考生和家长进行了咨询。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12年研考政策有一些变化。从会场的火爆程度来看,不少老师预测,明年考研热仍难降温。

  七个专业初试不再考政治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本月25日起开始网上预报名,初试时间为明年1月7日、8日。

  报考管理类中6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的考生,将只在初试中进行外语和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其他科目移到复试中测试。也就是说,这7个专业学位的初试将取消政治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初试分值也将随之调整。

  此外,经济类专业硕士不再考数学3,而考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三部分内容。

  一家考研机构的老师分析,审计类专业硕士是今年首次开考,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评价方式的改革试点正在继续扩大,专业硕士将更加重视对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

  初试成绩划分区域有调整

  往年,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基本分数线分三个区域进行划分,2012年的研考则把原一、二区合并为现在的一区,原三区变为现在的二区。

  现在的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其中,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据了解,因要兼顾21个省市的招生情况,调整后有可能使新的一区分数线适当下调,对想要报考湖北高校在内的原一区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而对于今年报考河北、山西、安徽等原二区的考生来说,备考难度则有可能会加大。

  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增至30%

  我国自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并于2010年起,各招生单位从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用于专业硕士招生,以达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占全部硕士招生总数50%左右的目标。

  从各校的招生计划来看,明年,各高校专业硕士招生规模都进一步扩大,一般招收比例为30%,部分高校甚至达到40%。如武汉大学2012年计划招收硕士约6000名,其中专业硕士约2400名,较今年增长了近7%;华中科技大学也计划招收硕士约6100名,其中专业硕士约为2300名。

  据了解,目前,我国研考录取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其中学术型硕士的录取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而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约为二分之一。虽然录取相对容易,但不少考生对于专业硕士仍存疑虑。

  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考生,他们均表示学术型硕士是首选。“专业硕士出现的时间不长,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低,还担心毕业时不好找工作。”武科大的聂同学说。

  今年是第一届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毕业年。华科大光电学院的招生老师称,该院第一届全日制专业硕士学生的就业情况总体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深造。”该校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名老师也表示,“从目前来看,在就业方面没有很大差别,企业一般不会在意是专硕和学硕。唯一较大的区别是学术型硕士有直博机会,而专业硕士如果想继续深造,只能选择考博。”

 


—— 信息源自:江南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