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安徽大学201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点击次数:2996  发布时间:2011-9-19 5:59:38

 

 一、招生专业和名额

  2012年安徽大学有102个学术型专业和29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学术型研究生130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800名,具体招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额详见安徽大学201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身心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体检标准。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在入学报到前能够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不符合以上学历、学位条件的考生不得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报考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阶段相关专业基础课(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除外)。以高职高专学历报名的考生,还须毕业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

  三、单独考试

  1、我校法律史、电路与系统两专业招收单独考试考生。

  2、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相关专业研究论文或者已成为业务骨干;或者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及以上。

  3、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推荐,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四、专业学位

  1、报考我校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学本科学习的专业应当为非法学专业(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可以报考);报考我校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学本科学习的专业应当为法学专业(即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入学考试参加全国联考。

  2、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当在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者在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者在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入学考试参加全国联考。

  五、报名

  1、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2个阶段,所有考生应当先进行网上报名,再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29日(每天9:00-22:00;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现场确认时间:2011年11月10日—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地点:各省(市)招办指定的报名点。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现场确认时请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本人选择的报名点进行验证、交费、照相、确认报考信息。

  3、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于2011年11月2日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

  4、报考我校美术学、美术(艺术硕士)、艺术设计(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专业的考生只能选择“安徽大学”报名点报名和参加考试,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选择“合肥工业大学”报名点报名和参加考试。

  5、报考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生,网上报名时,报考“院系所”请选择“联合培养”。

  6、在读研究生报考应当事先征得在读学校同意,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应当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六、学费和奖助学金

  1、在我校学习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学年均需交纳学费,各专业学费标准如下:

  学术型专业5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

  其他专业学位(不含工商管理硕士)8000元/(生?年)。

  学费标准若有调整,以安徽省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为准。

  2、学校设立优秀硕士研究生奖学金,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含单独考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奖学金主要根据统考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并适度参考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评定,一等奖学金12000元/(生?年),比例为15%,二等奖学金9000元/(生?年),比例为20%。其他学年奖学金,由学校按第一次奖学金评选的等级、比例,将金额划拔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等级的评选比例和金额。

  3、推免生录取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免交三学年的学费,不参加第一次奖学金评选;推免生录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免交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费,不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奖学金评选。

  4、学校另设有华藏奖学金、孝廉奖学金、新闻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安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生创新奖等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设立的奖学金,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

  5、学校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获得“三助”岗并履行相应义务的研究生每年给予相应津贴。

  6、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生活费自理;在校住宿的,住宿费自理。

  七、联合培养

  1、2012年,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共90人。

  2、2012年,我校与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计划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共30人。

  3、我校每年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等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进行培养。

  八、其他事项

  1、2012年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为2-4年。

  2、我校实行“硕博连读”制度,每年选拔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3、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时进行,报考前,考生应当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报考条件,如在资格审查时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将不予录取。

  4、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复试阶段均需要调档审查;不予录取的,档案退回原寄送单位;在职考生被录取入学后,可以申请将档案退回原寄送单位。

  5、考生填写报名信息时,应当详细填写接收准考证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工作经历等信息,以便在审核报名资格、邮寄成绩单等事项中保持联系畅通。

  6、201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日期和时间: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9日进行)。2012年硕士研究生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考生可于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7、信息查询及咨询方式:登录安徽大学研招办网(http://yz.ahu.edu.cn)查询,工作时间拨打答疑电话(0551-5106505),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线咨询。

  8、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地址:合肥市肥西路3号,邮编:230039,联系人:王辉、王玥,联系电话:0551-5106505。

  九、复试和录取办法等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制定。

  十、凡报考(含调剂)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视为已认真阅读本招生简章并接受本招生简章的规定和要求。

  十一、本招生简章由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 信息源自:安徽大学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