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民办中学抢走生源 安徽肥东县五年撤并半数公办校

--------------------------------------------------------------------------------
点击次数:3098  发布时间:2011-9-17 7:08:27

 

    因为生源不足,撮镇中学今年关闭10个初一班中的6个,而这仅仅是肥东教育之困的一个缩影。9月5日,本报报道了肥东县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冰火两重天”的现况,由此引发热议。

  3501外地生源流入肥东

  短短十余年,民办学校已经占据肥东县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影响力向周边地区扩散。

  2000年,肥东县圣泉中学正式成立,成为肥东县第一所民办学校。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实后,肥东县民办学校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肥东县教育局社管办负责人刘联五认为,“民办学校在肥东发展壮大,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
 

  据悉,今年肥东县初一新生15531人,民办学校占9569人,公办学校占5962人。在人数对比上,民办学校占据绝对优势,而且背景是民办学校共计9所,公立学校有40所之多。此外,在民办学校的生源中,还包括3501人的非肥东籍新生。

  给民办学校开过重罚单

  在民办学校的冲击下,肥东县公立中学生源急剧萎缩,尤其在今年更为明显,众多老牌公立中学今年初一生源不足百人。对此,有人把原因归结于主管部门不作为,任民办中学违规发展。

  但肥东县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颇感委屈。刘联五介绍,肥东县教育局有史以来开过的最重罚单,对象便是辖区内的一所民办中学。2010年,肥东县一所民办中学不顾禁令,提前招生,用物质奖励争夺优质生源。同年8月,肥东县教育局对该校做出“办学许可证不予年审”、“取消当年初一招生计划”等一系列处罚。至今,这张“罚单”仍然可在网上看到,但今年这所民办中学在被监督招生下,初一新生数同样超过千人,远远超过肥东县任何一家公立学校。

  寄宿制成公立学校瓶颈

  “对肥东县公立学校而言,最大劣势在寄宿条件,从而失去众多外出务工家长和希望子女寄宿家长的青睐。”肥东教育局中教科副科长高继华坦言,公立中学要在短时间内扳回劣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寄宿制的道路。

  肥东县高塘中学曾经独立发展过寄宿制,将学校多余楼房改为宿舍楼。然而,学校无力同民办中学一样,为学生聘请专门的生活老师,加之为维持学校开支,高塘中学把宿舍委托给外聘公司经营,但此举受到家长非议,不少学生家长接连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最终让高塘中学的寄宿制探索不了了之。

  4所公立学校今夏撤并

  既然公立学校寄宿制走不通,那么出路又在哪里?今年夏天,肥东县对4所公办学校进行撤销或合并。

  而肥东县公立学校的撤并之路,并非由今年才开始。据了解,5年之前,肥东县有80余所公立学校,随着近年来的布局调整,公立学校已经降到40所。

  肥东县王集学校今夏撤销,原先小学部由另一所中学代管,初中部师生则自愿分流到高塘中学等周边公立学校。用王集学校校长徐厚斌的话来说,举步维艰的学校晚撤不如早撤,但等到学校正式撤销以后,现实又不像预期中那么美好。撤并以后,陶长敏是石塘中学新校长:“王集学校撤校后,对石塘中学最大好处不过是流入30余名学生,改变不了石塘中学的冲击。但是,教师人数的增加,加重了学校的负担。目前,石塘中学还有9个中级职称和2个高级职称的教师待遇未兑现,要想解决新进教师的职称问题,我们确实没有办法。”

  “随着肥东经济发展,很难说学生会不会回归公立学校。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学生要上学时却没了足够的学校,那时又该怎么办。”诚如陶长敏所言,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课题,而且民办学校产业化这个源头话题,也是亟待整个社会去思考。单从肥东县的经验来看,发展民办教育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在城镇城市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齐头并进、百花齐放。(记者 罗敏)


 

 


—— 信息源自:合肥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