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从私塾渐热看中小学教育新困境

--------------------------------------------------------------------------------
点击次数:2860  发布时间:2011-9-6 6:06:12

 

当下,许多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有诸多说法。让孩子在家上学或者进入私人办的私塾、学堂。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案例。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其中有些已初具微型学校规模。

(9月5日《中国青年报》)

“在家上学”渐成规模,渐受青睐,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其一,对个性教育的强烈呼唤。当今,教育的个性色彩在逐渐泯灭,过去的学校,校本特色非常浓郁,孩子可以根据自我情趣,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现在,在均衡化的号子中,有特色的弱校被有钱的强校吞并,中小学都办成了“航空母舰学校”,村级学校和乡镇学校的数量直线下降。这种减少不仅造成教育文化的巨大损失,更造成了“千校一面”,特色缺乏。

其二,对魅力教师和魅力教育的热情向往。各所公办学校的所谓的高师,多是“高分训练师”而已,孩子的兴趣开发、快乐心境、心理幸福以及人格和谐,不用太操心,道德发展、公共情怀以及博大爱心,也少有关注。因为教育考核不关心这些。尽管每个老师都知道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却缺乏这种真挚的教育爱戴。孩子仅仅能得到分数,而得不到情感的滋润。“在家上学”的“私塾”每天给每个孩子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每天上午是知识类课程,下午则是美术、音乐课,所有课程都不是讲授式的,而是老师和孩子们分享的方式。师生互动,情感共鸣,让孩子得到货真价实的人格和情感拔节。

其三,更是对创造性教育的呼唤。调查显示,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另据调查,上海教师的包容性堪忧,对学生奇思怪想的容忍度在六城市中也是排最后的。“无畏、好奇、激情,这是一个现代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必备的气质,但目前的高中教育往往是在限制甚至扼杀学生们的天性。”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丁晓东对此感到十分惋惜。

其四,是对家庭教育价值的唤醒。现在,很多家长都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家长和家庭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却受到了忽略。而研究证明,家庭的责任是越来越大,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证实研究结果:“直接影响孩子成功或失败的是家庭教育。”在学校成为“技能和知识训练所”的今天,家庭就应多挖掘自身责任,多给孩子人格和道德熏染。这个责任同样非常重要。

在英国,“在家上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数据显示,英国自2000年以来选择“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增长了近两倍,目前4岁至16岁儿童“在家上学”的人数大约在2.1万人左右,到201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5万人。不否认当下的“在家上学”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但这有什么呢?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教育古国,我们当然应该有这种别致的“教育花草”,为教育百草园播撒芳香,推出竞争、挑战以及包容性发展。

 

 


—— 信息源自:重庆晨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