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单靠教改能改变教育吗

--------------------------------------------------------------------------------
点击次数:2267  发布时间:2011-8-27 9:32:20

 

 
    近日播出的6集系列纪录片 《教育能改变吗》,围绕学生学习的起跑线、学习革命、教育公平、高考变局、大学危机、教育前景六大热议话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专家们各抒高见,多角度诠释教育改革的进程,反思教育改变引发的社会热潮,数据、实例、现况资料历历在目,引人深思。

    当今中国,可能没有一个人会反对教育改革。坚定改革之信念,探索改革之方法,通过改革,改变教育,我国的教育才能走出困境,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用之才。可是,我们未摊开一个心知肚明的问题,教育的改变,单靠教育改革,行吗?其实不行!仅举三例说明之。
   
    其一,教育经费不足,困扰教育发展多年。然而,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靠教育自身能解决吗?靠校长们创收行吗?教育再怎么改革也不能离开教育的本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确实应该增大,政府报告三令五申,很多地方迟迟无法落实,内含原因,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单方面强调教育改革,不能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其二,一方面入学人口减少,中考、高考的人数逐年下降,生源减少引发生源大战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大中小学扩招势头多年不减,招生计划不断增长。据报载,“小学生源在1996年达到1.36亿人的最高峰,之后逐年递减,到2010年已下降为约1亿人。”然而在现实中,从幼儿园的入园难、小学入学难,到中考比高考还要难,不断见之于媒体。教育改革需要更多人口学、社会学的关注和介入。单方面强调教育改革,不能化解教育发展过程的矛盾。
   
    其三,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各种数码电子产品不断翻新、层出不穷。有没有想过,丰富的数码电子产品、电子阅读等等,会给教育的改变带来什么?全社会都应思考这个问题。90后、00后、10后的孩子自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媒介可能不再是大自然和书本,很多1~2岁的孩子,手中捧着iPad,目不转睛,专心致志,或看着绚烂的画面,或操纵着初步的游戏,或听着机器发出的英文单词的机械声音,吃饭都不顾。再看看学龄孩子,上海部分试点学校已为他们配备了先进的平板电脑,不用带书本,教师的上课讲义和作业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和储存,学生的负担从某些方面得到减轻。

    在享受数码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成长的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应该警觉,诸如孩子们的思维会不会也平面化?孩子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触觉感受会否降低?甚至会不会发生不再对 “活体”有条件反射,只应对于机器的情况?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教育的适应,怎样因势利导是教育自身的话题,更是全社会的事。

    教育改革推进了那么多年,成效不可谓不显著。但是,成效和问题及抱怨好像始终是共生的,好像教育越改革,问题以及社会的诘难也越多。其实问题的实质也就在于:教育的改变不能单靠教育改革。新学年伊始,允许和鼓励更多的人拥有和使用教育话语权,不怕误解,不怕责难,将公众的参与和行政的作为,共同摆上教育改变的开放台面,是教育改革的动力,也是教育改革改变成败的试金石。

 


—— 信息源自:解放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