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师资差距大,城乡教育难“均富”

--------------------------------------------------------------------------------
点击次数:2881  发布时间:2011-8-27 9:32:08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城乡学生在重点大学的入学比例巨大差距?专家认为,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差异。近年来,本地的一些基层研究提供了一些论据。

    “城乡教育硬件差距小了,但师资差距依然有鸿沟。”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对记者说。该学院一直担负浙江省“领雁工程”的培训任务,为浙江的农村教师定制培训课程,并定期将城市名校教师资源送到农村共享。这项工程,正是浙江省政府为了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而投入的大规模的农村教师培训计划。
   
    对于倍受质疑的城乡教育差异,童富勇教授颇有感触:“硬件上,目前城乡教育的差异已经在缩小。现在农村不少地方都新建了漂亮校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政府近年一直在对农村教育进行投入。在浙江,我看到的不少农村学校,硬件上一点不输城市学校。”

    在童富勇看来,使城乡教育差距持续扩大的,是家庭个体为教育所提供的经济支持力度。

    “城市家庭条件好,"精英文化"深入人心,父母舍得投资。几乎每个城市家庭,都会给孩子报一到两个课外培训班;孩子除了学校学习,几乎都有附加教育,比如放学后的一对一辅导,比如专攻艺术、体育等项目的特长培训班,等等,城市孩子的暑假几乎就成了"第三学期"。但在农村,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不仅因为资源少,一般贫困农村地区的家长,也没有经济实力提供这样的"加餐"。”

    同时,城乡教育文化差异,也是差距加大的原因。

    童富勇认为,城市家长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不仅对孩子要求高,对教师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城市的学校和教师往往会更敬业、更努力,来达到家长的要求和期待;而在农村,隔代教育的情况很普遍,父母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只是“管”而不是“教”孩子,更很少评判老师。童富勇多年在农村学校调研发现,农村教师很少有竞争意识,在家长面前也很少会感受到压力,因此农村教师相对城市教师要轻松不少,在教学教研上投入的精力也不如城市教师。
   
    “要改变目前这种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中国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童富勇说,中国上千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当中,一直都在思考怎么样选拔出寒门之家的优秀人才。在唐代,有“权贵回避”的科举制度,也有“同分”时录取寒门不取豪门的规定,有意识地抑制豪门。

    童富勇认为,当前,要让农村的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进大学的机会,就必须让教育人才分布更加均匀,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实行城乡教师互派,推广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文化,以这些软件的提高,带动城乡教育“均富”。

 

 


—— 信息源自:钱江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