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知识蓝领”遭遇生源危机 中职招生三重困境

--------------------------------------------------------------------------------
点击次数:2925  发布时间:2011-8-24 10:05:01

 

    “你舍得让你孩子去当工人?”这是很多家长在面对“是否对中职校感兴趣”问题时,普遍的回应。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部分行业中职生的起薪甚至超过了一般白领。但是,今年本市中职招生计划仍超四成未完成——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没有“知识蓝领”。

    所谓“知识蓝领”,主要指的是中职校毕业生,具备现代知识的工人阶层,拥有一门技术,调查显示他们的收入呈增长态势。

    然而,日前结束的中招录取显示:今年百余所中职学校的3.1万个招生计划,仅正式录取了近1.8万人,超四成招生计划未完成。

    日渐萎缩的生源规模、高招高录取率的冲击以及考生和家长的偏见,将使中职校面临更严重的生源危机。我们有理由发出疑问:未来建设北京的“知识蓝领”从哪里来?

    近半招生计划未完成

    今年,本市中招招生总计划为8.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5.7万人,包括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内的中职院校招生计划为3.1万人。在今年中招正式录取中,中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仅完成了57.4%,不到六成。

    本月初,市中招办组织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进行补录,参加补录的中职校招生计划竟高达13364人,占补录计划的九成以上。

    据了解,今年本市考生近9.8万人,拥有升学资格的本市户籍考生有8.3万人,比去年减少了5400多人。正式录取后,已有7.3万余人被录取。即便未被录取的中考生,全部报考中职校,仍会出现“倒挂”。

    北京某中职学校负责人坦言,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选择复读,托关系上高中,这些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中职招生三重困境

    困境1:考生生源少

    应届生源减少的趋势,还将延续到明年。明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是2009年升入初中的,据市教委的统计,当年初中招生人数比2008年又少1500余人,应届生源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明年中招考生规模的持续减少。

    依据本市中招多年“学者有其校”的原则,招生规模依然与报名人数相当。虽然今年生源减少,但普通高中尤其是示范高中招生规模稳定,录取率均比去年有所提升。今年中招,普通高中录取率将达68.6%,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超过2.7万人,几乎占到高中招生计划的一半,名高中的录取率超过32%。对于考生来说,普通高中的吸引力自然高于中职技校,普通高中录取率上升,直接压缩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规模。

    困境2:大学容易上

    今年,本市高考考生再创新低,只有6.8万余人,但高招录取率比去年又提高了1.4%,已达86%。据了解,每百名参加统考的北京考生中,就有至少58人考上本科;大专录取率也不低。本市专科已连续两年实行高考+会考成绩录取,今年的专科分数线,语数外三科总分仅为150分,线下学生仅有500人。

    如今,考生和家长的要求已经不仅是上大学,而是上“好大学”。虽然上中职也不影响考大学,但专门为中职学生设计的上大学通道只有高职单考单招,如果上了中职,考取本科的机会就会大减。

    受此影响,考生在中考时往往非高中不上,考不上高中宁肯读“初四”,也不愿上中职。

    困境3:不愿当蓝领

    “你舍得让你孩子去当工人?”在很多家长看来,考高中,上大学,就会有白领等体面的工作,而考中职,今后也就是个蓝领技工,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会有差别。而目前我国用人标准的“重学历”倾向,也使得不少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考大学,用本科学历去当体面工作的“敲门砖”。

    虽然目前中职生就业率高,像汽车等部分急需技术工人的行业,中职生的起薪甚至超过了一般白领。但普遍来看,中职生和本科生第一份工作薪酬还有不小的差距。一般而言,中职生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在2000元左右。而我国2011届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2011届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514元,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077元。

    破解还需“对症下药”

    据统计,发达国家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0%,而我国只有30%左右,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工作者。目前,北京一些中职学校做了大胆的尝试。
   
    你下订单我培养

    虽然中职校普遍陷入招生困境,但北京交通学校等佼佼者,依然热门。他们为什么能“过得好”?

    北京交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招生计划每年在500人左右,而市场需求则在3000人,考入该专业的学生年年被汽车厂商提前预订,该专业还与大众、丰田、通用等车企联手,订单培养,使学生未毕业就已落实工作岗位。

    去年,本市又依托北京交通学校组建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市轨道建设公司、地铁公司、首发集团等1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向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下了“人才订单”;双方还共同设计行业统一人才准入制度,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
   
    京外招生开口子

    今年中招,各中职校投放到京外的招生计划仅有3000余人。业内人士认为,中职学校适度增加在京外招生的计划,是应对生源危机的有效措施。

    目前,本市部分中职学校已开始招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并获得教育部的肯定,被看做是打工子弟实现在流入地升学的“突破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北京初中毕业生数量测算,本地毕业生不能满足所有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接纳量,因此北京的中职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项目从西部省份、周边省市招收学生,同时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补充生源。

    工学交替终身学

    中职校的生存还需要依靠在职培训。如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就曾为西门子公司开设培训班,大部分拥有本科、硕士学历的西门子员工到中职校“回炉”培训。此外,世界知名工业技术供应商博世旗下的博世力士乐也把员工培训基地设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专门为公司培训气动技术、电控气动技术、液压技术等方面的员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电大、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以及培训等方式,在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成人高校将实行宽进严出的学习管理制度,建立弹性学制、学分银行,使学习者可以工学交替、所学学分可以积累转换。“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上班了也没关系,今后工作了想念本科、读硕士也可以随时考,在职学。”

 


—— 信息源自:北京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