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没有“首部性教育教材” 也无性教育教材推广计划
--------------------------------------------------------------------------------
点击次数:2792 发布时间:2011-8-24 10:04:16
近日,一些媒体对《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成长的脚步》一书进行了广泛而密集的报道,一时间众说纷纭,如首部性教育前卫教材率先出炉,北京将推广中小学性教育教材等。8月23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对此作出回应——该书并非所谓的“首部性教育教材”,目前北京没有中小学性教育教材的编写计划、试点计划和推广计划。
经卫生部批准,由中国性学会主办,近日在京召开了“2011年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国际论坛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交流研讨会”,来自瑞典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有关性教育研究成果。北京一所小学参加了由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协会、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的课题研究与实验,编写了《成长的脚步》一书,作为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提交本次会议交流研讨。
这本名为《成长的脚步》的性教育试点教材,按小学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内容,第一学段课程包括“我的身体”、“我是从哪里来的”、“可爱的男孩、女孩”、“你会保护自己吗”;第二学段课程包括“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美少女”、“小小男子汉”、“学习与父母交流的技巧”;第三学段课程包括“悦纳自我”、“同学交往”、“预防艾滋病”、“做个健康小网民”。教材摒弃简单说教、禁止或恐吓的方式,选用卡通式插图,语言生动,内容大胆,被称为突破传统教育的尺度和底线。如,“我是从哪里来的”一课中写道:“人类繁衍后代是靠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爸爸阴囊里的睾丸可以产生精子,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活动能力特别强,像游泳健将,他们都想找到卵子做新娘,形成一个新生命……为了让淘气的精子能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妈妈的阴道内……”
专家认为,《成长的脚步》可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相关性教育知识、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导。但面对这本前卫的教材,家长表现出担心。一位父亲看过性交内容的插图后明确反对:“对孩子来说,这不就是黄色漫画?”在他看来,孩子小小年纪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如果他们认为很神奇,进而照着去尝试,岂不是得不偿失?也有家长认为这种对性观念的正确介绍和引导,是杜绝性危害的有效手段。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介绍,近来部分媒体对《成长的脚步》进行广泛报道,而这本书只是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既不是会议宣传材料,也不是所谓北京市“首部性教育教材”,学校及其研究者并没有把此书作为教材发给学生和家长。
按照国家关于课程教材管理的相关规定,各级各类教材从立项、编写到审查、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北京市教委明确,目前北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没有“性教育教材”的相关立项、编写计划、试点计划和推广计划。
“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包括性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如何以科学的内容、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线联平表示,北京市将依据《国家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积极审慎地进行探索,加强研究。
对于如何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北京市教委表示会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深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使相关教育取得实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正面的、有力的帮助。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表示,目前北京市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其中,生理健康教育结合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二年级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涵盖人类的成长发育过程。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说,性教育在中小学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小学阶段的性教育还面临各种阻力。孩子们由于对自身发育不了解,到了青春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会把乳房发育当成患上乳腺癌。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多数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的知识匮乏,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在453名接受调查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仅24人能正确选出全部隐私部位,即胸部、排尿部位和臀部的生殖器官,占比为5.39%。其中,73名小学生完全不知道隐私部位有哪些,占比为16.37%。专家指出,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将要或开始进入青春期,到这个年龄还不能认识隐私部位,一旦遇到性侵犯则不能正确识别,无法自我保护。调查显示,如果遇到性侵犯,有81.24%的学生能奋起抗争或制止性侵害,自我保护意识强;14.13%的小学生不知怎么办,把受性侵害当秘密,面对性侵害因害怕而顺从或不知道性侵害危害而觉得没关系;另有3.89%的小学生觉得性侵害“无所谓”。同时,仅19.48%的学生从学校获得性知识,凸显学校性健康教育的薄弱。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框架已初步形成。张玫玫表示,相关部门不会要求学校为性健康教育开设专门课程,而会鼓励各学校把性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 信息源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