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11上海高考录取呈现四大趋势

--------------------------------------------------------------------------------
点击次数:2526  发布时间:2011-8-18 9:02:32

     2011年高考录取尘埃落定,今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创下新低,但最终的录取结果表明,高考的激烈竞争并没有随报名人数的减少而降低,名校的争夺更加激烈。总体看来,今年的高考录取表现出四大趋势,值得来年应考的高三考生和家长们注意。

  高考报考人数持续下降,录取机会略增

  今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为6.1万人,比上年的6.7万人减少6000人左右,这是继2007年以来,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在未来多年中,高考报名人数还会持续下降。

  在不少人看来,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将使得高考竞争程度下降,其实不然。高考的竞争程度,是由招生计划数和高考报名人数共同决定的,如果这两者的比值增加,则意味着竞争程度下降,升学机会增加;如果比值下降,则表明竞争程度增加,录取机会减少。

  从上海的录取情况看,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各校在沪的招生计划数也有所减少,但总体而言,上海考生的升学几率保持稳定,并略有提高。

  2011年,上海共有6.1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秋季高考(含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生、内地新疆班、西藏班考生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化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考生),其中,文科考生近2.2万人,理科考生约3.9万余人。而在秋季招生中,共有710所普通高校在沪招生(含2所香港地区高校和19所军事、武

  警部队高校),招生计划总数为5.28万余人(实际录取5.45万余人),其中文科计划约1.99万人,理科计划约3.29万人。以此计算,平均录取率为86.56%(实际录取率为89.34%),其中文科为

  90.45%,理科为84.36%。根据实际录取情况,本科总体录取为66.72%。

  而在2010年秋季高考中,共有699所普通高校在沪招生(含2所香港地区高校和14所军事、武警部队高校),招生计划总数为5.47万余人。其中文科计划约1.93万人,理科计划约3.54万人。全市共有6.7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

  2010年秋季高考(含正在公示的保送生,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化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考生和内地新疆班、西藏班考生),其中,文科考生近

  2.3万人,理科考生约4.4万余人。计算得到,平均录取率为81.64%,其中文科

  83.91%,理科80.45%。

  由此可见,今年相比2010年,总体升学率略有提升,另外,文科生的录取率要高于理科生的录取率。

   名校自主招生规模增大,“裸考”明显减少

  在今年各校招生计划数公布之后,舆论就发出感慨,“裸考”进名校越来越难。而最终几所名校的录取分数大幅上扬,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判断。

  以复旦和上海交大为例。复旦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规模进一步增加,其中,保送和自主选拔改革试验的预录取学生达到720人(保送生11人、改革试验生709人),另外,艺术、体育特长生、博雅杯入围考生为53名。而

  2010年,该校保送和自主选拔预录取学生约540名,另外,5%自主招生试点计划170余名。两相比较,2011年增加人数60余人。加之复旦今年招生规模减少,最终“裸考”录取的学生只有100人,比2010年的270人大幅下降。

  上海交大今年自主招生选拔人数710人(含“改革试验生”551人,“5%试点”159人)、保送生20人、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69人,总计达799人。

  与去年的自主招生规模基本持平(“改革试验生”500人,5%自主招生试点

  279人、保送生30人)。而该校的“裸考”计划规模,从2010年的368人调整为303人,减少60余人。

  前不久复旦大学传出消息,有可能在2012年的高考中,在上海全部实行自主招生,这意味着“裸考”计划可能为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最终不能全部实行自主招生,如果保持目前的自主招生规模不变,留给“裸考”的名额也会越来越少,因为上海高考报名数下降,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进一步减少在上海的整体招生规模。

  为此,对于高校的自主招生,学校和考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全国范围内看,2011年自主招生的整体规模为38000余人,虽然相对933万高考生来说,只占千分之四左右,但是这主要是985高校和211高校。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是高考改革不可逆转的方向,对此,考生切不可漠视。

  考生走向集中格局未变,外地高校行情持平

  从2006年起,上海为鼓励本地考生报考外地院校,实行了加分投档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相对于上海本地高校报考的火爆,外地高校的招生还是不温不火。

  根据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信息,今年本市院校一本计划招生8168人,实际录取9700余人,约完成计划的119%;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2468人,录取2300余人,约完成计划的93%。而去年的情况是,本市院校计划招生8863人,实际录取10597人,完成计划的119.56%;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2442人,实际录取2258人,完成计划的92.47%,减招184人。由此可见,本市院校的生源很好,而外地院校则与去年差不多。

  在二本录取中,今年本市院校计划招生15860人,实际录取16700余人,约完成计划的105%;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6463人,录取近5700人,约完成计划的88%,比2010年二本外省市院校录取人数增加了400余人,增幅近8%。而从计划完成情况看,去年本市院校计划招生17283人,录取

  18247人,完成计划的105.58%;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6061人,录取5266人,完成计划的86.88%。

  多年来,舆论一直呼吁,考生和家长要打破“足不出沪”的观念,在选择学校时,要把眼光投向全国,这不但可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考生走向集中,将推高某一地区高校的录取分数),而且,事实上这些外地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不错。比如,在今年的一本文科录取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学校就没有可投档的考生,而这些学校在有的省市招分很高。

  平行志愿加大名校优势,学校“座次”趋稳

  2011年是上海实行平行志愿的第四个年头,平行志愿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焦虑,也大大减少高分落榜的可能,与此同时,这一志愿填报规则,也增强了学校与录取分数(名次)的对应关系。从积极的角度说,这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时“对号入座”,进行准确定位,而从学校平等竞争角度说,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以避免平行志愿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

  不妨来看一下2011年、2010年一本文科本市高校的录取分数和“座次”情况(见下表),从表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年各校的录取分数有明显变化,但是录取分数的排序却完全相同。学校的这种录取情况,可以作为同学定位A志愿,以及确定A、B、C、D院校的重要参考。  

 


—— 信息源自:文汇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