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3033 发布时间:2011-8-1 8:08:43 7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后,在济南一中落幕。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规定,从今年开始,新高一学生不再因从该活动中获奖而享受高考保送政策。 据了解,山东省16050所中小学目前均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共拥有114万台计算机,其中11753所学校已完成校园网的建设。此次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以“探索创新”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参赛者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创作、探索创新”的平台,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23日大赛开始后,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400多名中小学师生参加或观摩了电脑机器人竞赛、电脑作品面试、颁奖大会等活动。 本届活动评选类项目共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限额推荐的作品1891件,参赛学生通过网络报送的“校讯通”专项作品20879件,经过评审,共有760件作品获奖,其中《爱的营救》等127件作品获得一等奖、《一个烟民的自述》等243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家校青春舞曲》等390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郑州外国语高中的李泽宇获得了高中专项制作一等奖,他表示,对比赛的加分及保送政策并不清楚,参赛完全是出于对电脑制作的兴趣;另一获奖的高中生则直言不讳地说,就是为了保送而来。 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哈尔滨市师范附小带队老师廉成说,这项比赛最重要的应是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了锻炼和快乐,体验了成功与失败。他坦陈,一个机器人动辄上万元,比赛投入不菲,而不少高中生就是冲着保送的目的参加比赛,保送取消后,大赛功利化色彩减少,需要给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使比赛向技术性方向发展,更加公平公正。
—— 信息源自: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