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体育何时回归教育(图)

--------------------------------------------------------------------------------
点击次数:2539  发布时间:2011-7-28 9:55:00

 
  7月底,记者在湖南大学附属中学的体育场馆发现,这里很少有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长沙市火星小学、长沙市第十九中学。湖大附中教师曾悟稀告诉记者,事实上,学校的公共体育场所在暑期照常向学生免费开放,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利用假期参加各种补习培训班,因此几乎很难见到学生到学校打球、锻炼。

  这种现状在教育界与体育界的多位专家看来,并不奇怪。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人文社会学博士周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教育没有真正结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尚未真正回归教育。

  体育与教育为何难结合

  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蒋明向记者解释说,我省学校体育的检查工作除了体育课考试外,其他方式主要是“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阳光体育是在学校期间进行的,暑假期间并无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我国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投入较大,并落实到如阳光体育、校园足球计划、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等具体工作中。然而,与政策出台的积极性相比,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却“并无硬性规定”。

  因此,面对学校体育场所在暑期面临“空置”的现状,曾悟稀表示,“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无奈。”

  “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开展,而学生的体育竞技技能提高和指导属于体育部门的职责。”蒋明向记者解释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院长肖焕禹则告诉记者,“在日本,学生的体育教育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据介绍,日本的体育行政部门下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也就是说,体育和教育同属于一个行政机构管辖,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在校园里普及和发展。

  “在中国,两个部门一起管学校体育,关系难理顺。”周波分析说,“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的要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样的条件以我国当前的学校体育设施、师资力量都难以达到,因此,体育部门在选拔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后,也不愿意让他们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进行训练。这样,体育与教育总是难以结合。”

  “学校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条件,不如专业队;而专业队的队员在文化学习的氛围上不如在校学生。”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连标说,如何让湖南优秀田径运动苗子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又不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仍面临很多困难。

  学校体育理想模式是什么

  面对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之间难以理顺的关系,周波认为,“这与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机制有关。在我看来,这种现状在未来20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周波以美国、日本等体育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情况举例说明,“日本的学生从小由学校培养体育兴趣,有潜力的苗子在校期间如果对职业运动员感兴趣,就会加入俱乐部,并获得社会和财团的资助。美国NBA的球星大部分来自美国各大高校,培养费用除了部分由政府支持外,更多来自社会和企业的赞助。这样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是既有文化教育基础,也有竞技技能的"多面手"。”

  “目前,我国优秀运动苗子一般是在专业体校接受文化教育,然而体校的教育水平难以保障。另一方面,运动员过早地被专业化,容易导致退役后再就业困难。”周波认为,体育教育的理想模式是向日本学习,“运动员的教育培养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模式。”

  “我国仍然把竞技体育当成为国争光的重要手段,造成目前体育发展的急功近利。”周波解释说,竞技体育必须还原于社会,体育运动员必须和其他人才一样享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让体育回归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信息源自:湖南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