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强化四个观念 推动教育发展

--------------------------------------------------------------------------------
点击次数:2554  发布时间:2011-7-25 8:22:21

   在姜正国教授看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经典文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同样要结合讲话精神,强化四个观念,推动教育发展。

  一是强化发展观念,增强教育改革信心。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事业,舞台很宽、机遇很多,挑战不少、难度很大,导致极少数群众乃至党员干部逐渐模糊了对党和这一伟大事业的正确认识。“讲话”使广大干部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话”让人民群众心中有了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已进入了“深水区”,困难很多,难度很大,特别需要信念和信心。可以预见,这次讲话将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强化人才观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讲话”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在于党能否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让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落实到教育,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的问题。当前,一是要更新人才甄别观念。“士有百行,以德为先”。考量人才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品质的好坏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通过宣传和弘扬一批有道德、有师德、有美德的教师典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广大师生中形成重视和弘扬优良品德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导各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避免和防止将提高教育质量片面化、简单化,而采用简单淘汰的方式放弃对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成才潜质学生的培养责任。三是要改革人才使用观念。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发展。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年轻教师的培养造就,确保教育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引导鼓励学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在学习实践中担任班校各种角色。

  三是强化民本观念,切实保障教育民生。“讲话”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党一切执政规律的最高标准。当前,教育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最为集中的利益问题,成为影响稳定与发展的现实问题。迫切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在教育方面,一要坚持把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其安危冷暖,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二要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等方面,优先保障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边远地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教师学生的成长发展。三要加强宏观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逐步建立健全促进教育公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

  四是强化法纪观念,推进教育自身建设。“讲话”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的面前。反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这说明我们党已经把自身建设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新形势新环境下,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异常复杂和严峻,务必切实增强法纪观念,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一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二要加强规范建设。要增强制度执行力,严肃查处执行制度和上级政策敷衍、走过场,政令不畅、阳奉阴违的行为。要高度警惕那种“不干事、见到矛盾绕开走”的消极腐败危险,严肃查处消极腐败的行为。三要加强作风建设。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等系列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促进系统内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改进作风、严守纪律,加强自身建设,实现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以优良的作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 信息源自:红网-湖南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