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家家乐辅导学校校长张立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参加一个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回答:是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洗手、做错事要道歉……
三岁看老,习惯影响一生。每一个人都有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一个人行为的指南。习惯形成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好习惯为导向。但目前存在较多的教育误区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只是把目光集中在成绩上,普遍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现实中有许多父母常常为孩子考不好着急,却很少有为孩子没有好习惯而着急的。
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讲,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关系。许多人的经历都证明,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成绩是不可能好的。
有很多孩子虽然聪明,但往往习惯很差,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这些小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有的孩子看起来学习时间很长,但没有效率。聪明孩子特别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脑筋够用,当孩子边学边玩的时候,父母也不太管教,结果形成了习惯,到后来想改的时候已经很困难了。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光把目光盯在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学习习惯是终生的,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一些父母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上、客观上找原因。父母光苦恼是没有用的,应该从孩子习惯上找找原因,这是打造孩子“长久学习力”的唯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