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考加分 打击高考移民 稳推高考改革
——聚焦关于高考的三大“网络话题”
2011年高考来临了。如今,高考加分、高考移民、高考作弊等关
于高考公平和公正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升温,而随着南方科技大学“
私募”的45名学生公开表示不参加今年高考,教育主管部门也再次面
临着有关高考改革的网络追问。
【聚焦一】高考加分趋“功利化” 是否应该取消?
“裸分状元”还是“加分状元”的争论一直是高考后的热门争议
话题,一些省市相当一部分的高考状元靠加分“夺魁”,加剧了人们
对高考之公平性的质疑。
据了解,高考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
前者是指考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由此获得加
分的机会;后者是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
如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加分。
2010年底,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高考加分“新政”,对高考加分
项目作出规范调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
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体育特长生加分条件也
被规范,北京、吉林等地也在尝试调整高考加分的政策。高考加分项
目减少、分值降低已成定局。
网言网语 网友“在水一方”说,高考加分是社会不公平的表现,
应坚决取消,加分政策被某些权势者利用,让人们谈加分而色变,失
去了以加分促进高考公平的初衷,只能让教育公平变成一纸空文。
记者观察 近年来,高考加分乱象引起各界关注。地方政府在教
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又设计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一方面,由
于加分制度设计不严,一些政策在地方成为权钱交易的通道。另一方
面,这些“项目”本身也成为学生、家长在高考正式科目之外的“负
担”。
教育部指出,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以当前社会关注度高、问题较
为突出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项调整、两项规范。
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
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
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聚焦二】教育资源分布不公 强力打击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异地报名资格,侵占异地考生
录取机会的一种投机行为,伤害的是教育公平。临近高考,教育主管
部门加大了对高考移民的查处力度。
网言网语 网友“悠悠闲云”说:“高考移民”很大程度上源于
教育资源不公。现在不少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自愿放弃高考,是不想
在毕业后走进失业大军。但是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想享有公
平的高等教育!
人民网网友:在京津沪轻轻松松80%多、90%多的升学率,而很
多地方学生经过每天至少12小时的奋斗拼杀也只有20%多、30%多的
升学率。国家应该对全国的教育分地区合理安排资金,应该按人口、
学龄儿童多少建立或扩建学校,或在此基础上扩大招生,让穷人的孩
子有公平上学的机会。
新浪网友“思齐”认为,应该均衡高考录取资源配置,考虑把大
城市、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新增(学校扩招)或多出来(当地生源
减少)的本科录取计划,尤其是重点大学录取计划,也投放到教育相
对发达、但高考升学机会却极少的地区。
记者观察 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
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高
考中的一种集中体现。从教育外部情况来看,主要是个别省份的户籍、
学籍制度管理不严,给有些人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户籍、学籍、准
考证是参加高考的必备要素,只要公安机关、学校和招生办严格把关,
高考移民就难以得逞。
【聚焦三】“教改特区”引发关注 高考改革需稳步推进
被称为“教改特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从4年前开始筹办直到现
在,从未远离过人们关注的目光。近期,网上曝出南科大首届教改班
45名学生被要求参加高考,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月27日,在教育部联合有关部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
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
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
法权益。
随后,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在网上发表《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
人们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决定不参加今年的高考。信中写道:我们
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因为我们都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态,
我们想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上做出努力……
看到学生们的公开信,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说:这件事情我不表态,
我们想做改革,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讲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命运,他
们的将来,我让他们自己跟他们家长来做决定,所以我不表示任何态
度。
网言网语 “这种改革的尝试应该得到支持,所有的学生皆参加
国家统一考试,就造成了一种情况,所有的大学都是一个特色,都是
一个特色就是没有特色。”新浪网友“天鸿”说。
网友“昔日威武”说,我希望这45名孩子,不管得没得到所谓的
正式“文凭”,一定要在南科大学到“真本事”,成为中国新型高等
教育的样本。
记者观察 中国教育改革事关重大,并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南科
大,喊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口号横空出世,就预示着会走一条
举步维艰的成长道路。
我们应该看到,教育改革不能等同于取消高考,现行高考固然有
尚待完善之处,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改革,任何变
化举措都必须建立在促进考试招生公平的基础上,强调程序的正义、
公平,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平稳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