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老师怎么教孩子?7月4日至5日,台湾台南市和高雄市的12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来到庆元,与当地教育界开展“传承中华经典,丰富学校内涵”的学术研讨。
在每一位校长风趣的幻灯介绍会中,在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校园故事里,在每一堂具体的教学研讨课中,海峡那边的校园生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慢慢观察引导
台南市西门小学校长庄昆谟在打开PPT后,一直阐述着一个观点:“教育和文化都需要慢慢来,不能一蹴而就。”
教育如何慢下来?在庄校长眼里,学校要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慢慢观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做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如果学校教育只窄化到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智育",那么只有10%到20%的高分学生得到认可,所有优质资源都围绕他们而进行,这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庄昆谟说。
台湾面包达人吴宝春的成长经历,是庄校长最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位吴宝春,念书时候永远是班上的最后一名。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等待被发掘天才的一面。“吴宝春在学校里认的字不超过500个,但自从开始对面包做法感兴趣以后,不管多累,每天睡前都要看1小时的书,到后来连《微生物学》也能读懂了。”
在西门小学,不仅有合唱团、舞蹈社、美术班、棒球队等常规社团,更因台南市靠近海边,因地制宜独设了帆船和独木舟社团。“让孩子们在制作、完成和学习操纵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需要付出,成功会带来快乐,从而帮助孩子形成更坚韧的性格。”庄校长说,所有这一切社团,都以让孩子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为目的,而不以求得多高的成就为追求。
给孩子们机会
台湾的中小学校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在安佃国民小学校长陈美惠的印象中,现在的教与学已经和她小时候有了本质的区别:“现在的老师更多采用引导的方法,鼓励孩子们创新,鼓励他们和别人不一样。课本知识不再是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安佃国民小学的校舍在郊区,学校外面就是大片农田。“城市里的孩子难得能看到稻田,我们就利用稻田让孩子们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苦和收获的快乐。”于是,每个班级都认领到了自己的“责任田”。播种、施肥、插秧、收割,四季更替中,每个孩子不仅亲身体验到了书本中的“粒粒皆辛苦”,还把丰收的大米进行义卖,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淡化课本成绩,学校就没有升学考核的压力?“当然还是有的”,庄昆谟校长坦言,正因如此,多元价值教育氛围的创建,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我们尽力正确引导家长,告诉他们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领域的人才,而他们孩子的特点在哪方面,孩子未来可以在哪个领域重点培养,大部分家长会认同我们的观点。大导演李安当年的成绩也不好,但他的家人理解支持他,才会有今日之成就。”
老师就是榜样
在与庆元教师分享自己的从教经验时,台南市立人国民小学校长胡玉美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她46年的从教心得:“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胡玉美说,她曾经教过一个学生,经常在教室里偷小朋友的钱,但她从来不用骂来解决。“我始终相信他伸手时只是一念之差,所以我一直引导他,直到他放弃这种行为。”后来,这位小朋友毕业时,给胡玉美写了一封信,保证一辈子都要做个好人。
在和每个新老师见面时,胡玉美都会和他们分享自己奉行的一句话:没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来学校,最需要学会的其实是如何做人。而要学习如何做人,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榜样去学习模仿,这个榜样,就是老师。”
让每个老师都成为身教的榜样,对此,公园国民小学校长吴淑芬很赞同: “在小朋友的眼里,老师是很神圣的。”吴校长说,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无心之举,也许就会让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轰然倒塌,所以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庆元县教育局局长胡庆华说:“台湾教师所说的慢教育,我理解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庆元城东小学校长金光强说,最大的启示,一是台湾的教育围绕着对人的关注发展而进行,二是教师自身保持着一颗童心,在庆元的临时表演、互动,每一样他们做起来都十分自然。庆元实验小学资深教师范宗妙最有感触的是台湾教育十分关注孩子的发展。孩子将来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以此回到原点做教育。此外,课程设置十分科学,孩子上课氛围活跃。
台湾来访教师说,从庆元孩子的古诗歌曲表演、教师作画、国学推广课等,看到大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很用心,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发展也超乎他们的想象。
短短两天时间的交流,让两岸教师心有戚戚。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