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男生扎堆基础教育遭遇管理压力

--------------------------------------------------------------------------------
点击次数:3589  发布时间:2011-6-8 6:19:27

     6月7日讯 5月28日,彤彤所在的小学校开运动会,在彤彤所在班级的团体操表演中,彤彤的母亲惊奇地发现,彤彤班级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两倍。彤彤的母亲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后了解到,目前,该校小学阶段很多班级的男生都比女生多,老师们对此也很“头痛”。

  基础教育阶段,为何一些小学校的男生比女生多?这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现象:部分小学校男女比例失衡

  铁锋区曙光小学校长李霞告诉记者,该校1至3年级,男生比女生多的班级很普遍。其中,二年级有一个班级只有8名女生,其余28名均为男生。

  “学生上间操的时候最明显。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多出来的男生要补到女生队伍中。从排尾望去,几乎都是男生。”李校长介绍,该校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按照蛇形排班后,平均每个班的男生比女生多三至四人。“多一两个男生属于正常,多三四个男生差别也不大,对整体没什么影响。 ”

  “会不会有家长反映班级男孩子多,会影响课堂秩序?”记者问。李校长称目前还没接到有关这方面的反映。

  男生比女生多的现象在龙沙区公园路小学、永安小学等学校也存在。“我们学校历届男女生比例都差不多持平,唯有近三年,男女比例比较特殊。”公园路小学校长刘丽说,目前,各所小学校男生比女生多的现象比较普遍,越是低年级,男女生比例越悬殊。医院:新生儿男女数量差距不大

  记者从齐一厂医院妇产科了解到,今年1—4月份,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2:100。2010年,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2:100。2009年,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6:100。一厂医院妇产分院院长李晓兰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男女比例基本平稳,没有出现男婴过多的现象。

  记者在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人口中,男性为2720725人,占50.69%,女性为2646278人占49.31%。我市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原因:更多男孩被家长重视

  无论从医院还是从有关部门,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均表明,我市男女比例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那么为何部分小学、部分班级出现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

  采访中,一些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学校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有可能受传统观念影响,望子成龙的家长托关系、想办法,送男孩跨学区读条件较好的学校。影响:男生多,学校管理压力大

  面对男女生比例失衡的情况,许多教师都很无奈。公园路小学校教师修亚范说,班级里的男学生太多,会给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男学生思想活跃,好动调皮,自制力差,需要老师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想尽办法对他们在纪律上进行约束,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男孩多,不安全的因素就会多。另外还有一些男生,由于家庭教育不是很好,往往会在行为上表现怪异,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安全教育,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会加大很多。一些班级男孩多时,经常出现两个男生同桌的情况,要是两个男生都比较好动,课堂秩序多少会受影响。所以,老师会让调皮的男生与安静的男生同桌,另外会尽量培养一些男生当班干部,让他们在班上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把班级管理搞好。”公园路小学校长刘丽说。危害:有损孩子性格形成

  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香港国际紫竹心理咨询机构主席江彩霞认为,从目前来看,部分学校、部分班级出现的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不排除偶然因素,比如碰巧一个区域男孩比女孩多,当然也和人们的生育意识有关。一些学校班级男女比例失衡多少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男生多的班级,男生一般都更淘气,不太容易管教,欺负女生的现象也会多一些。导致的后果是一些女孩子更加胆小、怯懦,不愿参与男女共同进行的游戏和活动。相反,如果班级的女孩子多,比如师范类、艺术类的学校,那么占少数的男学生就会有点女孩子气,性格也多优柔寡断。市民要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不要刻意追求生男孩,男女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差不太多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男女比例差别过大,将会模糊孩子的性别意识,对孩子的个性塑造及性格培养会造成影响。

 


—— 信息源自: 东北网齐齐哈尔v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