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讯 5月28日,彤彤所在的小学校开运动会,在彤彤所在班级的团体操表演中,彤彤的母亲惊奇地发现,彤彤班级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两倍。彤彤的母亲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后了解到,目前,该校小学阶段很多班级的男生都比女生多,老师们对此也很“头痛”。
基础教育阶段,为何一些小学校的男生比女生多?这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现象:部分小学校男女比例失衡
铁锋区曙光小学校长李霞告诉记者,该校1至3年级,男生比女生多的班级很普遍。其中,二年级有一个班级只有8名女生,其余28名均为男生。
“学生上间操的时候最明显。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多出来的男生要补到女生队伍中。从排尾望去,几乎都是男生。”李校长介绍,该校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按照蛇形排班后,平均每个班的男生比女生多三至四人。“多一两个男生属于正常,多三四个男生差别也不大,对整体没什么影响。 ”
“会不会有家长反映班级男孩子多,会影响课堂秩序?”记者问。李校长称目前还没接到有关这方面的反映。
男生比女生多的现象在龙沙区公园路小学、永安小学等学校也存在。“我们学校历届男女生比例都差不多持平,唯有近三年,男女比例比较特殊。”公园路小学校长刘丽说,目前,各所小学校男生比女生多的现象比较普遍,越是低年级,男女生比例越悬殊。医院:新生儿男女数量差距不大
记者从齐一厂医院妇产科了解到,今年1—4月份,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2:100。2010年,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2:100。2009年,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06:100。一厂医院妇产分院院长李晓兰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男女比例基本平稳,没有出现男婴过多的现象。
记者在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人口中,男性为2720725人,占50.69%,女性为2646278人占49.31%。我市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原因:更多男孩被家长重视
无论从医院还是从有关部门,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均表明,我市男女比例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那么为何部分小学、部分班级出现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
采访中,一些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学校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有可能受传统观念影响,望子成龙的家长托关系、想办法,送男孩跨学区读条件较好的学校。影响:男生多,学校管理压力大
面对男女生比例失衡的情况,许多教师都很无奈。公园路小学校教师修亚范说,班级里的男学生太多,会给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男学生思想活跃,好动调皮,自制力差,需要老师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想尽办法对他们在纪律上进行约束,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男孩多,不安全的因素就会多。另外还有一些男生,由于家庭教育不是很好,往往会在行为上表现怪异,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安全教育,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会加大很多。一些班级男孩多时,经常出现两个男生同桌的情况,要是两个男生都比较好动,课堂秩序多少会受影响。所以,老师会让调皮的男生与安静的男生同桌,另外会尽量培养一些男生当班干部,让他们在班上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把班级管理搞好。”公园路小学校长刘丽说。危害:有损孩子性格形成
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香港国际紫竹心理咨询机构主席江彩霞认为,从目前来看,部分学校、部分班级出现的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不排除偶然因素,比如碰巧一个区域男孩比女孩多,当然也和人们的生育意识有关。一些学校班级男女比例失衡多少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男生多的班级,男生一般都更淘气,不太容易管教,欺负女生的现象也会多一些。导致的后果是一些女孩子更加胆小、怯懦,不愿参与男女共同进行的游戏和活动。相反,如果班级的女孩子多,比如师范类、艺术类的学校,那么占少数的男学生就会有点女孩子气,性格也多优柔寡断。市民要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不要刻意追求生男孩,男女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差不太多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男女比例差别过大,将会模糊孩子的性别意识,对孩子的个性塑造及性格培养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