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生源锐减能否撬动高等教育改革

--------------------------------------------------------------------------------
点击次数:2577  发布时间:2011-6-8 6:18:10

  大干快上的各家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跑马圈地上,却普遍忽略了内功的修炼。现在,原先的外延式、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逼使大家不得不重新考量进取之道。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昨天,全国933万考生步入考场参加高考,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的首次高考。天津、浙江今年继续实行英语科目“一年多考”,北京、江苏或在明年也跟上步伐。

  中国教育在线一项调查显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龄人口多、大学招生少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1050万。2009年,高招生源开始下降,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出持续加速下降趋势。这种态势预计将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与此同时,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逐渐显现。

  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下降,适龄人口数量减少是主要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中国的新生婴儿数量在1991年达到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这样的生育曲线必然导致适龄高考人数在近几年达到峰值后掉头向下。另外,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弃考人数增加,也是导致近几年高招生源锐减的重要原因。

  虽然高考报名人数不断下降,但高校的录取人数还在增加,一出一入之间,高招录取率不断攀升。预计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黑龙江省的高招录取率去年就达到了90.77%,福建省的高招录取率今年也必然突破90%,海南、辽宁、北京、上海四地也很有可能在今年进入“90%俱乐部”。

  高高飘扬的高招录取率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福音,因为他们彼此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大为下降,进入心仪高校学习的机会更大。但高录取率也是把双刃剑,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这意味着生源的枯竭,新生质量的下降,发展空间的受限,甚至生存危机的来临。一些踌躇满志的高校不得不就此放弃原先拟定的扩招计划,一些既非名牌大学、也无雄厚财力的民办高校现在就已经感觉到了招生难的阵阵寒意。

  换个角度看,生源减少、录取率上扬,也给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契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备受争议,各地区招生比例不均等、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学生实际就业率偏低,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大干快上的各家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跑马圈地上,却普遍忽略了内功的修炼。现在,原先的外延式、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逼使大家不得不重新考量进取之道。

  可以做的文章其实不少:一方面,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地处大都市中的高校理应调整在各地的招生名额,增加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招生指标,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差距,促进招生名额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保留基本结构,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有长远潜力和当下生命力的学科,取消过时、弱势、没发展的学科,这样既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在社会上适销对路的学生。尤其重要的一点是驱除浮躁气息,狠抓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上投注更多的心血。如此这般,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在优胜劣汰的淘洗中变得更加精干而富有活力。
 


—— 信息源自: 北京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