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会议,研讨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近些年,全国高校都出现了专业结构失衡、专业同质化较为严重、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现象,造成部分专业人才已过于饱和,部分专业的人才又十分紧缺的局面,如何指导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省教育厅要求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把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生均拨款标准、评估认证结果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量化指标。同时,加强国家和省级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指导各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
近些年,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这给高校教材出版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高校教材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出版、拼凑抄袭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积极组织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写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高水平教材、讲义。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优先选用优秀教材。
此外,我省将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内外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学分互认,开放公共选修课,允许学生跨校选课,并逐步扩大选课范围,实施学生交换培养。在各高校相同或相近学科之间实现教师互派,开展短期进修、任课讲学、教学研讨和科研合作等,促进教师之间交流和学习。并强化创新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扩大项目资助范围与资助强度,鼓励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