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广州教育局将规范民校招生 严处小升初涉奥数题

--------------------------------------------------------------------------------
点击次数:2163  发布时间:2011-6-2 6:39:59

 自省委书记汪洋“建议取消奥数”后,奥数热再次掀起社会的关注。本报在前年曾连续报道,揭示奥数疯狂之严重。昨日,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接受采访称,市教育部门一向反对奥数泛化,避免大规模读奥数而造成学生偏科的现象。对于家长反映小升初联考存在奥数题的情况,他表示会深入调查,严肃处理。此前,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表示,将对民校联考进行审查,不允许超出课标之外出偏题、难题。

  看待奥数:反对奥数泛化只提供平台给尖子

  不少家长反映,“奥数热”已达到全民疯狂的程度,深受其害的他们希望取消奥数能有实质性进展,教育部门应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教育部门一直明确反对奥数泛化。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奥数在广州流行已近二十年,但早期广州奥数的培训只是小范围针对数学爱好者和特长生,在改革开放后,也培养了不少这方面的拔尖人才。而现在广州奥数的问题在于其泛化性,很多培训班打着奥数旗号,将数学的补差与培优混在一起。

  教育部门一直都不赞成大面积推广奥数,只是提供平台给少数奥数尖子发挥所长,为此对招收奥数尖子也严格限制。“如在广州协和小学里的市奥校,每年有10余万学生蜂拥而至,但是最终都严格控制在1000人左右,培养真正对奥数感兴趣的人。”

  小升初:教育局长称小升初涉奥数将严处

  为何有10多万学生蜂拥投奔市奥校?庞大的数字背后有着深刻的渊源:奥数与升学紧密挂钩,并有连串利益链。在广州,奥数的“重灾区”在小学,这与小升初民校联考密切相关。首先,从2006年开始,广州13所民校结盟联考,基于选拔生源的需要,数学附加题中含有奥数题,而且对于奥数获奖学生有升学优惠政策。其次,联考中有不少“名校办民校”,近年来在家长心中逐渐形成“公办无龙头初中,民校是优质初中”的误解,因此参与联考成为部分小学生的重要升学途径。此外,看到这层关系后,许多社会机构都开设奥数班,奥数泛化由此而生。

  校长称不考奥数题

  民校联考负责人李统耀曾称,“数学使人精确”,因此在联考初期奥数题也默认为区分学生的重要指标。但是近年来,随着反对奥数的声音强烈,不少校长都拍胸脯保证,“联考不考奥数题,附加题中不含奥数”。广雅实验学校校长陈锦旋曾以2010年小升初联考附加题向记者解读,“你看这道题,根本不含奥数成分,只是知识点考得比较深,要求学生要有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家长对此“不买账”

  但是,家长对这样的解释并不“买账”,“校长说题目不含奥数,但是学了奥数的人就能做出来,没学的就做不出来。那你这个题目是不是奥数题呢?”家长称。实际上,教育部门也承认,区分奥数题存在难度,很难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奥数”。在家长心中,无论民校联考还是转学考试,始终存在考奥数的暗流。

  近期将出台方案规范

  对此,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表示,针对一些城市小升初“民校联考”问题,近期,省教育厅将组织对民校联考进行专题调查。将对民校联考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进行审查,不允许超出课标之外出偏题、难题。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同时,对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要进行问责。

  昨日,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受访时称,因为考试而导致考生纷纷去学奥数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任务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避免过早偏科。对于家长反映小升初涉奥数题的情况,他表示将深入调查,严肃处理。市教育部门还表示,近期将出台《广州市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将对民办学校办学招生等进行规范。

  关于加分:广州中考从未因奥数加分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要控制试题难度,不出偏题、怪题。比如,考试内容(含单元检测)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得将“奥赛”等超课标内容列入考试内容。

  文件对竞赛管理进行了规定,任何部门、学校、社会团体、机构等组织,未经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奥赛”在内的任何学科竞赛、读书读报评奖和考级等各种竞赛活动,竞赛次数、规模都要严控,也不能强迫学校与学生,要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件明确规定严禁将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与招生录取挂钩。自2011年起,普通高中录取取消各种奖励加分政策。

  对此,市教育部门再三强调,《意见》说到的普通高中录取取消各种奖励加分政策是针对全省而言的,对于广州,中考一直只有“政策性照顾加分政策”,对于符合政策的如环卫工人、高层次引进人才、市三好学生等15项有加分政策,并无因各类竞赛或奥数而加分,所以也不存在“取消”一说。

 


—— 信息源自:信息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