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接壤晋蒙,紧邻京津,地理位置处于西部欠地达地区与京津发达地区的交界区域,但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更接近西部。如何在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步伐,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张家口市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
2010年全国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以后,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规划纲要,深入理解纲要内涵,并结合张家口市实际制定了《张家口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同时,我们对过去及当前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们认为根据张家口市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城市带动战略,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是符合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是践行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事实也的确证明在短短几年里,张家口市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助推剂”。
城市带动战略,就是根据城市职业院校基础相对较好,规模较大、发展环境较好的特点,集中全力先将城市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然后通过城市职业院校引领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思路。在实施城市带动战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举措。
第一步是对城市职业院校进行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城市职业教育。我们利用大约5年的时间依托几所骨干职业学校对20多所隶属不同部门的职业学校进行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目前基本形成北有市职教中心、中有省属北方机电工业学校、南有机械工业学校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新格局。这三所城市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占到了全市中职办学规模的三分之一,其中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和机械工业学校都达到了万人的培养培训规模。市职教中心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首都国际机场员工定点招录院校、民航安检员技能鉴定基地、北京动车乘务员培训基地、北京地铁安检员培训基地。学校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计算机专业示范点,现代服务专业享誉全国。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机械加工制造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在同类学校中堪称一流,30多名毕业生进入北京卫星制造厂,参与了“东方红4号”、“神州6号”等一系列工程。省属北方机电工业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地勘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基地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地勘行业培养技能人才教育实训基地的空白。
第二步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城市、农村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做大做强城市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城市学校的带动作用,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北方机电工业学校和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分别组建了现代服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数控技术和交通运输职教集团。通过城市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张北县投入2600万元,通过置换的方式将张北县职教中心进行了整体搬迁,接着对本县两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职业教育。怀安县职教中心是第一个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职业学校,目前该校设施设备齐全,人才培养供不应求,成为张家口市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和示范校。宣化县职教中心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新增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顺利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涿鹿县职教中心也于2009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蔚县职教中心、阳原县职教中心、尚义县职教中心等学校都多方筹措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育人质量。
第三步是打造骨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名校。我们在统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各职业学校向特色方向发展,鼓励各学校争创省级、国有级名校。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都基本明确,比如市职教中心重点以三产服务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为主;机械工业学校重点面向第二产业发展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怀安县职教中心以电子电工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宣化县职教中心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和机械加工专业;蔚县职教中心重点培育地方特色工艺美术和采矿专业;涿鹿县职教中心、阳原县职教中心、怀来县职教中心等学校坚持办好涉农类专业。
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含技校)招生达到2.5万人,职普教招生比例为52:48,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含技校)达到6.7万人,职普教在校生比例达到51:49,均超过了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市“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61%,远远超过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2010年全国规划纲要出台以后,是张家口市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加快发展步伐的又一重要阶段。我们先后制定了《张家口市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张家口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对标全国先进,推动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带动战略的工作力度和推进步伐。去年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全国首批立项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支持。今年市政府拟为学校协调一块土地,以解决学校2万平方米综合实训楼的建设问题。2010年机械工业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占地255亩,投资2亿元的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为下一步冲击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奠定了良好基础。2011年,启动实施“双十工程”,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职教和普教各打造10所国家级、省级名校,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目前,我们还根据全市产业调整需求,正在产业集聚区谋划一所新的职业学校,新学校的选址筹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学校的建设将与入驻园区的500家企业实行紧密的校企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技实用型技能人才。同时,继续开展“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对农民开展送教下乡服务,培养培训新型农民。并积极探索的以学校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一体化模式,使农民、学校、社会各方实现“多赢”。到2012年全市力争有3所职业学校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2015年前9所学校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建设10—15个现代化的资源共享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再组建现代农业、新型能源、学前教育等三个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使全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