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 “洋文凭”价值何在

--------------------------------------------------------------------------------
点击次数:2743  发布时间:2011-5-28 8:18:36

     参加“洋高考”的越来越多,高中“国际合作班”越来越多,高三年级的空座位越来越多……种种现象表明,出国留学热在持续升温,留学“低龄化”日趋明显,和中考、高考一样,“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城市中学生及家长嘴边儿的“热词儿”。

  走出国门、享受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理由、好处、意义根本毋须列举和论证,毕竟,人家的大学历史悠久、名校林立,教育质量更加过硬,科研成果更货真价实。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人才培养机制既灵活又严格,特别是一些名校,进校门不易,想毕业更难,如果想像在国内大学里那样混学分混文凭,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但是,也应看到,他山之石并非都能攻玉,关键看是什么样的石头。发达国家的大学并非全是优质校,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就拿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来说,在众多名校熠熠闪烁的光环下,也有一些所谓的大学滥竽充数、买卖文凭、误人子弟。从当年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克莱登大学”,到今天唐骏先生获得博士学位的“西太平洋大学”,人们都能听到“野鸡大学”的“传奇故事”。再拿留学热门目的地之一的澳大利亚来说,“野鸡大学”欺骗中国留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致使大批中国学生无学可上、流落异国,中国教育部不止一次发出留学预警。

  与此同时,随着归国留学人员日益增多,“海归”变“海待”的现象更加普遍,中国社会对“洋文凭”的崇拜度也悄然降低。有的学生在国外不太知名的大学里读了几年,也取得了“洋文凭”,可是,回国就业时发现,自己所学专业派不上用场,只能依靠外语的优势去求职。有的人兴冲冲地去国外读了个MBA,回国后的工资却比出国前还低。

  尽管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出国留学的热度并未受多少影响,大批中国学生及家长仍满怀信心和憧憬,希望尽早筹划,尽早准备,尽早走出去。中国学生和家长为什么对出国留学兴趣如此浓厚?为什么对“洋文凭”如此热衷?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希望接受国外优质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摆脱国内应试教育的枷锁。

  且不说在长达12年里承受的沉重课业负担,仅仅中考、高考这两个关卡,就让许多学生及家长心力交瘁、感同梦魇。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其实很简单:目前的升学之路几乎仍是独木桥,绝大多数学生别无选择,只能在试卷和分数上去拼、去赌自己的明天。为了避开这些独木桥,有条件的学生和家长只好另辟蹊径,出国留学自然成为一种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留学拿“洋文凭”,其实是争取一种人生的选择权。

  教育其实是最具人文情怀的事业,从理念到内容,从教材到教法,从评价到考试,从升学到毕业,都理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的路很不平坦。
 


—— 信息源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