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季开学以来,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采取六大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同比增长37%,初中同比增长3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同比增长8%,初中同比增长13%;2011年安排中小学建设性资金约4亿元。
改善条件,不断提高边远薄弱学校办学档次。在区级财政预算经费外,去年底又投入2004万元,改造青木关镇中学等45所中小学环境;添置二塘中学等36所学校体育、卫生器材和食堂设备;添置土主镇中学等29所学校劳技、科技设备;添置实验中学等19所学校图书资料;添置大学城一中等20所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拓展空间,成功破解部分区域学校建设用地问题。区政府已完成大学城区4所规划配套中小学342亩建设用地,歌乐山小学、矿山坡小学23亩新增建设用地行政划拨手续;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新增青木关中学高中部建设用地95亩,整合青木关、凤凰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同意将62亩区投融资平台储备土地划拨给杨公桥小学等4所学校、划拨75亩土地新建微电园第二中学。
注重统筹,加快推进中小学新建改建工作。区委、区政府继续加大统筹力度,协调计划、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大力推进中小学新建改建工作。五星小学改造全面完成并于今年3月启用;凤鸣山中学等6所整体迁建、改建校舍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今年9月启用;西藏中学等9所中小学校舍改建、新建、迁建项目全面动工,计划明年春季竣工启用。
调配师资,促进城乡校际教育质量均衡。今年春季开学,调整了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级班子,促成13名校级干部交流,对42所学校近500名教师进行了交流使用。截至今年4月底,400余人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研员到农村、边远、薄弱学校支教。同时,已确定新进252名中小学教师,确保农村、边远和薄弱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促进城乡学校师资配备的一体化。
注重质量,引导城乡学校内涵发展。根据“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要求,结合四轮合格区县学校迎评工作专项督导、开学工作检查、教学质量分片督导、“一讲二评三公示”、“两走进一贴近”等教育活动,狠抓课堂教学有效性、课程计划实施、教学“五认真”等常规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高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