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任务驱动法与多媒体教学

--------------------------------------------------------------------------------
点击次数:3282  发布时间:2011-5-20 7:53:30

 

    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环境中,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的屏幕广播、视频点播、屏幕监视、教学演示、学生示范、集体或分组讨论、在线考试等多种功能,围绕教学任务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任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在多媒体电子教室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就得到了锻炼和熏陶。例如,在讲解“鼠标的使用”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教学演示”功能,演示WindowsXP自带的“纸牌”智力小游戏,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得到智力的锻炼,也逐渐提高了鼠标灵活操作的能力。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巧妙揭示任务。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WORD程序中学习“争当编辑小能手”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广播”功能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歌词,随后利用“下发程序”将《爱我中华》歌词的填空题发送到学生电脑上,让同学们把括号里的歌词想办法快速填完整。学生只要用“复制”方法反复快速“粘贴”词语到括号内就可以完成任务,学生对复制的两种方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融会贯通知识,有效生成“任务”。在多媒体电子教室中,学生初步掌握本节课学习任务的操作方法后,老师提出新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比如用Word写出“我的好朋友——电脑”,其中需要插入文字、图片、艺术字等,教师通过“多屏查看”,每次将4至9名学生的作品检查后,比较出哪个学生写得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趣。通过“学生示范”功能将较好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大家观看,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此,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自然的、灵活的“任务”就会在课堂有效生成。

  总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时,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这种方法符合多媒体电子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由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 信息源自: 甘肃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