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迎接挑战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
点击次数:2706  发布时间:2011-5-13 16:09:11

     “虽然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清华的师生和校友说的,但内容却是面向和针对全国教育界的。”近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组织的一系列学习座谈会上,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该院师生及中科院各研究所负责人纷纷表示自己深感责任重大。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需要“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胡锦涛在讲话中对高等教育现状的评价,得到了很多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认为,总书记讲话对于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中科院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曾发挥过先行者、开创者、示范者的重要作用。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由全国117个培养单位(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中科院研究所)、北京4个集中教学园区及12个院系构成,有着完善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8万余名。”

  邓勇表示:“立足于中科院的历史地位和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整体优势,着眼于国家赋予中科院的职能义务,我们更应该按照总书记讲话指明的方向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创新,进一步深化完善有利于人才培育成长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中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中科院计算所党委副书记李锦涛表示,研究生教育目前发展比较快,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研究生导师的素质建设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生是科研的劳动力’的思想在部分老师中存在;而不少学生由于社会压力,急功近利,达到基本学术要求后就只想着毕业,更高的要求想得较少。”他说。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副所长陈晓松也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准确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导师们现在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理想信念等关注不够。研究所和研究生院都要仔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觉得“今天的学生与20多年前差异很大”。他说:“以前周末学生都在实验室,晚上也灯火通明;而现在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留在实验室,却似乎不近人情。我晚上离开单位时,很多实验室早已没有灯火。总书记提到的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也是我们导师面临的挑战。”

  中科院基因组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杨卫平对现在研究所学术氛围不够浓厚也表示了担忧。他举例说,春节后该所策划学术辩论赛,内容和竞赛机制都精心设计,老师们都非常兴奋,很多评委都是院士。可是积极参加的学生却不多。

  提升教育质量的思考

  在胡锦涛的讲话中,强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的确抓住了教育的要害和本质。”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康平说。

  如何回应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提高中国科学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几次座谈会上,导师代表和研究所负责人纷纷提出建议。

  发挥中科院多学科多研究所的优势,多组织科研交流活动,让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在一起学习合作——这是很多人都强烈认同的一个建议。

  “凭借中国科学院雄厚、全面的师资力量,各个研究所之间如果做学科交叉,我们可以做得比高校好很多。”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俞育德说。

  俞育德认为,现在非常细的专业划分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科学的匠人”。“我跟学生说,知识面要宽一些。社会发展变化快,想‘吃’一个岗位一辈子,将来会有问题。”

  “就像清华提倡的观念一样,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他们强有力的获取干粮的‘猎枪’。”中科院化学所党委副书记杨振忠说。

  俞育德介绍了半导体所与基因组所“拉手”的经验。因为要做基因测序的设备,两个所的师生现在很密切地合作。“每周都有交流会,研究生小组之间来往也很多。我们鼓励研究生自我组合,跨学科思维,提不同于自己专业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创新。”

  俞育德说,这种合作过程可以把很多学科串起来。“现在是两个所为主,几个所参加。以后这种交叉交流可能会扩大到10个所左右。”

  研究生院信息学院黄庆明等教授认为,中科院研究生院也要强化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相对国内其他高校而言,中科院培养的研究生往往有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更强,但同时有些同学人文素质需要加强。要鼓励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探索不同的教育创新模式,以赢得高等教育市场上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年上讲台的院士就有70位左右,这是中科院学子独有的强大的导师资源。但是大家认为这些资源的作用还要进一步挖掘。

  陈晓松介绍说,理论物理所2005年就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是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顶尖科学家。“从那时,委员会就指出:‘你们有一批一流的学者,可他们在研究生教育上没有投入力量。’后来委员会还多次向我们提出这个问题。”

  现在,理论物理所已经开始让所里优秀的研究人员为学生开设课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很需要这样的课程。”陈晓松说。

  中科院电工所党委副书记张福宽表示,结合胡锦涛讲话的要求,他们将对研究生加强国情、院史、所史和科学史教育,同时请老院士开设科研与人生系列讲座,谈做人做事做学问,用大师的学识风范来给学生启发。

  邓勇曾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15年。令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无论节假日,无论白天晚上,在清华的图书馆和教室里,满满的都是鸦雀无声的自习学生。“为祖国刻苦学习,这是一代代清华学子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一个学校几十年都保持这样的状况,不可能不出人才。”邓勇表示,中科院研究生院将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上,进一步下功夫,“进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就应该进入一种状态,不自觉学习就会有压力,不抓紧学习、不认真钻研也要有压力”。

  青年学子的回应

  胡锦涛在讲话中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即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三个结合”的提法在中科院的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研究生院物理学院研究生姜政伟对“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感触很深。他从本科读书时开始接触支教活动,支教中看到的现实和产生的感触,让他坚持下来。现在他是研究生院“科苑支教社”社长,和同学们一起,用业余时间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义务上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专业所长给孩子们传授了一些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与孩子、家长及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和技巧,更深刻地了解了城市流动儿童及农民工兄弟的现状。”姜政伟说,“这些实践促使我们更珍惜时间做好学习科研,也使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

  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张鹏觉得“把学习知识和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这一点十分重要。“我是学习资源环境的,对电池回收箱里的垃圾、下课后教室有没有关灯、草坪是否被人踩踏等环境问题非常关注,我觉得同学们在搞好学习和科研的同时,确实应该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和品德素质的提高。”

  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尹凤玲表示,要把学习、科研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作为地震相关专业学生,地震带来的灾害让她深深动容,“我将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学好专业,准备好为社会服务”。

  信息学院研究生袁茵则提出,虽然今天年轻人面临的情况与百年前清华建校时完全不同,但面对国内国际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这个担子一点也不轻松”。她认为,要体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刻苦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且,不仅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好的工作机会,还需要为社会其他人创造工作机会,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和谐”。

 


—— 信息源自:科学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