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好学校,将孩子的户口挂靠在名校附近的集体户内,随着“两个一致”对户口的严格限制,这种“曲线上名校”的方式今年将更难行得通了。昨日,合肥市教育局公布了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秋季招生方案,和往年相比,今年在户口和房产证统一上要求更加严格,同区内跨学区择校的比例也将进一步受到控制。对于家长最为关心的自己住处详细学区,还有待6月初各个区学区规划方案的出台才能明了。
“特殊学生”上学有规定
对于残疾儿童等“特殊学生”的入学,今年教育部门首次有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规定,公办学校应按照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学区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不得拒绝接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三县聋哑儿童少年原则上在本县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弱智儿童少年在学区内就近随班就读。市区盲和聋哑儿童少年在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就读,弱智儿童少年在学区内随班就读或在本区的“弱智儿童辅读班”就读。留守儿童在县城群体较大,对于这部分学生,三县寄宿制学校应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少年的住宿需求。
“两个一致”断了挂户路
和去年相比,此次合肥市的招生政策上将原“两个统一”原则调整为“两个一致”原则。具体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两个一致”原则,即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并单独立户;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及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这也就意味着,以往那种将孩子户口挂在集体户上,然后在户口附近学校和学区内孩子一样“就近”入学的可能性没有了。家长居住在哪里,孩子的户口就要随之迁到哪里,这将有效遏制挂户择校情况的蔓延。
择校比例不得超过5%
记者了解到,和往年一样,今年跨区择校仍是严格禁止的。
但是,根据昨日公布的政策来看,同区内的跨学区择校是可以的,但是计划比例非常小,所占比例要低于学校总招生计划的5%。因此,跨学区择校将会更难。这5%的择校指标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例如父母在外地,子女同祖辈居住的;外来投资人员子女没有户口和住房的等。此外,今年合肥市将进一步扩大定点学校数量,保障同城待遇,实现“零障碍入学”。
据悉,昨日公布的方案只是一个总体的大政策,详细的方案和学区表将在6月初公布。2011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具体报名时间、地点也将随着学区规划方案一起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