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青少年心理危机调查 成长时期教育亟待重视

--------------------------------------------------------------------------------
点击次数:2629  发布时间:2011-4-20 17:18:34

     近日,赴日留学青年汪某举刀刺母案被媒体披露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这种以怨报德式的行为触动了国人的神经和情感。汪某是否存在精神疾病还待司法鉴定,但就已经披露的案情而言,他显然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必然要追溯到他的成长时期。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而另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分别是14.2%和2.9%;高中生分别是14.8%和2.5%。无疑,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又一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

  “虎爪”之下的反抗

  去年底,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虎妈战歌》。书中她所推介的“虎妈”式教育方法在国内外引起较大争议。其实,在国内许多家庭,虎妈式的教育也普遍存在。

  严恒的妈妈就是一位“虎妈”。她是湖南一家医院的护士,对儿子的教育一向十分严格:家里规矩繁多,而且不允许他犯任何错误。

  有一个傍晚,严恒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后,想和约好的小伙伴出去玩,却发现门窗都已经被妈妈上锁。原来怕他写不完作业就出去玩,妈妈竟然把门窗都给锁上了。天渐渐黑了,妈妈还没回来。家里也停电了,严恒想点亮蜡烛,却找不到火柴,愤怒的严恒在黑暗中乱掀东西解气。等到下晚班的妈妈回家,地上、桌上、床上已是一片狼藉,严恒的妈妈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不由分说的用撑衣棍教训了严恒一顿。严恒尽管满腹委屈却不再言语,从此也不再跟妈妈讲心里话。

  “虎妈”对儿子的学习要求更严。有一次严恒的成绩没考到班里前十名,母亲少有笑容的脸上,更是寒若冰霜。严恒每次跟她的谈话,最终都会落到对他成绩的指责上。那段时间严恒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也不能跟母亲说,因为母亲都会因成绩不好反倒斥责严恒。

  严恒有写日记的习惯,喜欢把自己的心事和想法写在日记里。有一天母亲竟然偷看了他的日记,还骂他不应该想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严恒觉得自己最隐秘的心事被母亲以暴力的方式打开,自己连最后一点隐私空间也被揉碎了,从此对母亲进行反抗,但每次都被母亲粗暴地压制住了。

  后来,严恒找到了反抗母亲的方法,那就是背着母亲丢掉她喜欢的东西,从母亲常用的小镜子、小刀片到她最喜欢的贵重首饰。每当看到母亲寻找东西时惊慌失措、失魂落魄的样子,严恒找到了宣泄后的快感。而在有一天丢东西时被母亲发现后,严恒突然产生狂躁的冲动,像失控的小兽一样冲上去厮打母亲。从此严恒的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直至有一天他被送进医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专家孙云晓认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不会突然走向人格障碍,心灵的扭曲也是一点点的形成的。孩子需要严格管教,父母一定要把握严格教育的度。不然可能会演变成灾难。“‘虎妈’们都认为将来孩子会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可是没有想过长期生活在‘虎爪’下的孩子有一天回报给自己的有可能是拳头呢?”

  “钢管家庭”酿成的噩梦

  李艳原本是一个恬静的女孩,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与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录取线还差20分。虽然家庭贫困,但望子成龙的母亲还是东拼西凑筹措了一万元的“赞助费”,把女儿送进了重点中学。

  进入高中后,李艳学习很努力,刚开始的考试成绩还能排在班里的中上等。可是好景不长,在接下来的测验中,她接连发挥失常,成绩排名也是一退再退。母亲勃然大怒,给李艳一遍遍历数自己在借钱中所遭遇的白眼。为了能让自己成绩好起来,李艳更加拼命的学习。然而事实总是无情地摧残着她脆弱的心,成绩总也上不去。

  母亲越来越失望,最后竟然渐渐冷漠,不再言语。李艳每次想跟母亲好好交流都会看到母亲眼里的冷漠,这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李艳觉得自己孤寂得仿佛旷野寒风中飘摇零落的枯叶,无依无靠。就在这段时间,李艳开始和班里一名男生走得越来越近,这名男生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她,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快乐,相反使李艳感到越来越自责。她经常做噩梦,在梦里,她仿佛听到有人在骂自己:“你是个罪人!你是个罪人……”

  李艳开始喃喃自语,嘴里开始劝诫自己专心致志、努力学习,然而徒劳无功。李艳不敢睡觉了,因为只要睡着就能听到梦中那恐怖的尖叫。终于有一天,尖叫声从李艳嘴里呼啸而出,在老师和同学惊恐的目光中,李艳尖叫着跑出了教室。李艳精神失常了。

  李艳的母亲后悔莫及“都怪我啊!我不该逼她……”。其实李艳的母亲并不是不爱女儿,也不是不想跟女儿沟通,只是为了使女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她连话都不敢跟女儿多讲。然而,她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内心痛苦和悄悄发生的心理危机。

  孙云晓称李艳所处的家庭为“钢管家庭”。在这类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属于冷漠型、坚硬型。父母给予孩子的成长天空,是一道逼仄而向上的视线,犹如管道。孩子在里面无论如何也触及不到更开阔的视野,享受不到外面世界的风和丽日。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自己承受能力又低,不能自我调节,孩子的心理危机就难以避免。

  家庭暴力阴影下的扭曲

  北京某大学发生了一件奇怪的盗窃案,一新生女寝室频繁被盗,更奇怪的是,被盗钱物每次价值均在百元以下,被盗物品仅仅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牛奶、水果、内衣内裤、零钱等,而放在寝室的大额现金及银行卡、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却没有过遗失现象。

  最后经过学校的调查取证,确认了小芸就是这些盗窃案的作案人——在她的抽屉内找到了所有被盗窃的东西。老师很震惊,因为小芸在学校里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什么原因让公认的好学生走上盗窃的道路呢?

  小芸的回答更让人意外:她从不缺吃少穿,她不需要偷东西来满足自己的花销。她偷东西,仅仅是为了娱乐自己。因为她总是对身边的人无法产生信任感,甚至充满敌意。而这种对他人的敌意,是从小耳闻目睹了母亲所受到家庭暴力和别人的歧视。

  小芸的母亲贤惠能干,是小芸最亲的人,但因为身材矮小,五官看上去有一些不协调,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轻视,而这其中小芸的父亲是伤害母亲最深的人。小芸的父亲因嫌弃妻子长得丑,从不顾忌妻子的感受,经常虐待妻子。未成年的小芸经常看到父亲的暴虐,心底积聚了太多抹不去的阴影。甚至有好几次,她还撞见了父亲用暴力把母亲的衣服脱光施虐、不堪入目的场面。但小芸的母亲总是选择了隐忍。

  上学后,小芸一直发奋读书,期望考上好的学校后以自己的能力离开她令人窒息的家。但优秀的成绩不能抹去小芸心中的阴影,更不能容忍的是一些嫉妒的同学把母亲的相貌作为攻击自己武器,于是小芸开始报复。

  从初中开始,不管是邻居,还是同学,只要小芸觉得谁看不起她,她就偷掉谁的心爱之物。而每次盗窃的成功,都会带给她报复的快感。随着这种偷来的藏品越来越多,心情也格外愉悦,最后只要小芸的心情稍有不顺,便就开始朝别人下手,直到大学的盗窃案事发。

  女寝室盗窃案事发后,小芸受到学校严厉处分。但因为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一个月后,她发展成为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被家人送入脑科医院治疗。

  这又是一起悲剧。谁应该为这个悲剧负责?孙云晓认为,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保障,家庭暴力是摧残孩子健康心灵最恐怖的帮凶。每个家庭施暴者在举起自己暴虐的手之前,要考虑到这不仅是在宣泄自己的愤怒,更是在破坏孩子的精神家园,摧毁孩子健康的心理。

  “子遂父愿”也害人

  俊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乖孩子。他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文学家,从初中开始,他写的文章就经常在校报发表,进入高中后,他写的文章还在校外的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俊才的父亲是一名很有抱负的乡镇医生,他一心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找到治脑溢血的办法。所以,儿子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执意让儿子填报了一所医科大学。俊才虽然想学中文,可拗不过父亲的意志,违心填报了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医学专业。

  进入医科大学校园以后,俊才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体会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只要一涉及针灸、手术等与人体接触的课程,他就惊恐不安。第一年,他硬撑了过去;到了第二年,他开始长期失眠,做噩梦,不想去教室,特别是解剖实验室……他鼓起勇气给父母写信,要求重新读高三,再报考其他专业。

  他在信中写道:“我尽了所有的努力,但是我还是做不到。我求求你们让我重读,不然,我会疯的,真的会疯的……”可俊才的父亲回信要他坚持,并赶到学校鼓励他,陪伴了他半个月时间,“这两年你不也坚持下来了吗?”父亲离校时还对他满怀希望。

  想回去重读,父母坚决反对;想离校出走,又怕父母伤心。俊才的精神濒临崩溃。白天,任脑子里胡思乱想,躺在寝室睡;到了晚上,才出去吃一顿饭。有一天夜里他出门散步,竟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河里……后来,水声把他惊醒。

  但就是到了这个时候,父母还是没有引起警觉。其后的一段时间,俊才先后三次跑回家里,有时候显得衣冠不整,像是喝醉了酒;有时候又自言自语,别人不知所云。而且每次回家对父母都不理不睬,父母仍然以为他只是在赌气,总是好言相劝一番,送回学校了事。

  终于有一天,俊才在实习医院里看到了尸体而惊厥昏倒,醒来后的他认不出自己的父母,而且追打父母,最终不得不送到医院进行精神康复治疗……

  孙云晓说,中国历来有“子承父业”、“子遂父愿”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在孩子高考志愿的填报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据新浪提供的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调查数据,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79%的考生父母给孩子制订的高考目标为“一本院校”,而只有60%的高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最可能就读“一本院校”,有20%的孩子觉得高考的压力来自于父母,只有2%的父母表示完全让孩子自主填报志愿。父母对孩子个人意愿的过度干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造成极大的伤害。

 


—— 信息源自:中国妇女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