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体制改革 我市将对17个重大问题试点

--------------------------------------------------------------------------------
点击次数:3225  发布时间:2011-4-16 6:52:31

 

记者昨日获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我市将对教育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的17个重大问题试点改革。据悉,我市将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区(市)县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据介绍,我市将对改革试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定期组织对改革试点项目的效果评估,在改革试点过程中,根据环境变化、社会需求和群众反映,及时调整改革试点项目的数量和内容。

教育均衡化改革试点

教育均衡化改革试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学前教育发展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各区(市)县都将进行建立公益性幼儿园发展机制,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试点。高新区、新津县、蒲江县则将分别试点:推进城市公益性学前教育满覆盖,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扩大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公益性学前教育发展;以“自然教育”为内涵,完善“金字塔”幼教体系,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

中心城区将进行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推动校长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有效缓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的试点。

各区(市)县将开展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认证、学分积累试点。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将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青白江区将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融通,推动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多样发展。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将试点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开放教育学习制度。青羊区、蒲江县则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社区教育,推进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

武侯区将试点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衡;履行政府职责,强化校园安全保障投入机制改革这两项内容。都江堰市则将试点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保障机制和教师收入分配机制,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

教育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包括培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校长、教师流动;深化区域教育互动联盟发展共三项内容。

具体试点单位分解为:通过多途径、多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建设特色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金牛区、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区域内“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崇州市、金堂县、蒲江县)。探索、深化教师“县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优秀师资均衡配置(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新都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科学推进校长交流(武侯区);探索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长效机制(双流县);完善乡镇中心校与“校区”管理新模式,促进教师交流(金堂县)。深化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构建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武侯区);发展城乡区域教育联盟,推动城乡教育深度融合(青羊区、蒲江县、彭州市;武侯区、崇州市、新津县;成华区、大邑县;锦江区、青白江区、金堂县;金牛区、邛崃市;成都高新区、都江堰市)。

教育水平现代化改革试点

教育水平现代化改革试点的内容有5项,试点单位各有侧重:

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石室中学、七中、树德中学、蒲江县)。探索促进问题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方法(52中)。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温江区、新津县、蒲江县)。探索定班制与选班制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成华区)。探索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新区)。

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学生、教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监测体系[各区(市)县]。建立小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水平监测机制(锦江区)。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具有成都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模式[各区(市)县]。创新培养培训机制,快速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成华区、青白江区、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机制(青羊区)。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论证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金牛区、武侯区、高新区)。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探索管、办、评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青羊区、大邑县、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开展学校民主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锦江区)。

办学方式多元化改革试点

我市将进行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开放合作等4个方面的改革试点。

各区(市)县都将试点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将试点深化、完善行业和区域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机制,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则试点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学院。

各区(市)县还将试点开展民办学校分层、分类管理试点,并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券制度,促进公办民办中职学校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双流将试点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对在评估合格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本县籍学生给予学费补助。


青白江区将试点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试点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股份制办学体制,实行公办学校企业运作体制,并探索高职学院与所在地政府共建体制的改革。崇州市将探索职业教育委托办学模式改革。

都江堰、彭州、崇州三市将加强、深化与援建省市教育合作,完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提升灾区教育质量和水平。青羊区、七中嘉祥外语学校将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国际化学校。成华区将探索双语教育教学模式。

 

 


—— 信息源自:成都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