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3062 发布时间:2011-4-6 7:01:30 曹秦蓉,双林小学校长、树德小学校长,双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她担当重任,却能把所有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有人说她是成都教育“名师堂”和成华教育“黄埔军校”的继承发扬者,有人说她是区域教育“巅峰上的领舞者”,还有人说她是无疆的教育行者…… 2008年,曹秦蓉调任双林小学校长,在原有示范校的基础上,以“成都名师堂、课程资源库、科技创新源、优生起源地”为发展点,进一步挖掘内涵,丰富双馨文化,提升双林品牌。2009年,该校成为成都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担负起优质资源辐射示范的重任。 学校一直把“缩短处于各个发展期的教师的成长周期”作为教师发展的研究课题,并不断总结反思,力求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梯队式发展规划教师理想教育生涯“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专业的引领。”根据人才成长规律,该校为不同从教年限的教师设计了四级成长阶梯:工作1-5年的为适应期,通过创造关键事件,创设关键人物,配备关键书籍等让他们尽快站稳讲台,崭露头角;5年或5年以上的为成熟期,引领反思自身教学,引导重学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理论;5年—10年的为升华期,用理论反思教学,从经验实践走向科学实践,向教育专家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转变,积极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曹校长表示,学校一定要做好教师的教育生涯规划,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促进教师的高位发展。三大高效组搭建教师多元发展平台“教师的多元发展需要一个能实现平等‘对话’、自我‘反思’和协作‘研究’的平台。”曹校长介绍,学校通过构建高效的教研组、备课组和研修协作组为教师搭建了多元发展的平台,助推教师快速成长。 教研组以推行“课堂细节描述”的方式为研究关注课堂的载体,相互协作,在日常教学中交叉观察、记录学情,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自己所记载的“学情”,展现自己的观点,为教师搭建了多元“对话”平台。 备课组是“同课异构”教师群体研读教材、集体反思、碰撞交流的高效“平台”,也是名师团队实现自我“反思”的平台。多年来该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结合的“二次备课制度”,教师在课后及时总结本课中的得失,将自己在课堂中积累的经验记录下来,将备课本变成反思教学的“回忆录”。“我的成长经历都源自一次次的课后反思。”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茹敏老师曾说。 研修协作组包括同组同科、异组同科、同组异科、异组异科,在校内形成了针对教与学的综合研究氛围,为不同名师团队的发展搭建了“研究”的平台。“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师的发展都需要更为宽广的舞台。”曹校长说,学校的高速发展培养了大量名师,但也诱发了部分名师发展高原期的“提前到来”,心理失衡,懒于学习、惰于研究……而要破解这种情况就必须为教师提供一个崭新的环境和更为宽广的舞台。“教育集团的组建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注入了崭新活力。我们将以集团办学为载体,着力培养事于勤勉、业于精诚、强于创新、存于和谐的优秀教师团队。”
—— 信息源自: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