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人小官瘾大热衷当老大 九成小学生想当“头”

--------------------------------------------------------------------------------
点击次数:3086  发布时间:2010-12-20 14:43:44

 “妈妈,我想当班长。”“爸爸,买点小礼物吧,我要拉选票。”这样的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半数以上的人是班干部的情况,很多家长也是见怪不怪。那么,到底孩子的“官瘾”有多大?“官瘾”的年龄分布如何?是不是年龄越大“官瘾”越大?记者近日对郑州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

  [小学生]九成孩子想当“头头”

  郑州市互助路小学三年级(4)班,共有学生89名,学生干部3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我们刚竞选大队长,孩子们普遍表现积极。”班主任李老师说,“有些孩子比较内向,家长会向老师表示希望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老师、家长都鼓励参加竞选。”

  李老师表示,学生干部实行竞聘制,孩子们要自己写竞选稿,自己拉票。如果“上岗”后,没有践诺,下次选举就会“下课”。“老师在审核学生干部时,也会考量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等因素,尊重孩子们的民主选举。”

  为什么孩子们会热衷于当班干?李老师分析:“孩子们想管理他人,有为大家服务的心态,家长期望通过当干部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们更看重“权力”

  “有些班委很有权力,比如自习课老师不在,哪个同学有小动作啥的,班长、学习委员可以记他的名字,让老师惩罚。”四年级学生吴晓勇说。

  对于小学生来说,“班干部”的头衔听上去很美。在老师眼中,班干部的内涵是奉献、义务和责任,但孩子更看重的可能却是“小班头”手中的权力。

  在调查中,不少孩子表示,他们更看重当班干后的任务分配权(班级劳动时,给不同的同学安排相应任务)、人员选择权(文艺表演时,指派某某同学参加)、自行惩罚权(同学违反纪律且不听劝告时,班干部在班主任允许条件内可自行采取一定的惩罚)。

  “每次班委选举,老师都会给当选的同学说,要为同学服务,但真正能单纯做到这一点的班委并不多。”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菲说。

  ●家长更急功近利

  “我的孩子是班里的‘三道杠’,我希望孩子能当学生干部,多与同学们交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并逐渐克服身上存在的缺点,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家长王女士觉得,为避免孩子因虚荣心产生“官瘾”,在对小干部严格要求的同时,学校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都有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你不管人,就得被人管,当然是管人好!”家长吴先生直白地说,“承认不承认这都是现实。所谓‘读书入仕’,孩子从小当班干锻炼有好处,省得以后走入社会蔫蔫儿的,到时考个公务员连当个小领导都不会。”显然,吴先生希望孩子从小就树立不被人欺负的“官念”。如此教育,是否会让孩子过早地走入“权力崇拜”的误区?

  [初中生]当干部热情不减

  调查中记者发现,初中一个班班委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有的占半数以上。

  郑州市管城区某中学初中一班级,全班共有50名学生,设有班长1名,卫生委员1名,文艺委员1名,值日班长5名,语、数、外、政、史、地、生课代表7名,为方便检查背书,4人一小组,又有12个小组长。虽然有学生身兼两职,算下来,班里的“小头头”仍超过了半数。

  班主任李老师颇为无奈:“孩子们希望能有表现的机会,渴望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渴望当班干,老师不能打击这种积极性。”

  “虽然班干队伍显得‘臃肿’,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哪怕给他们的只是个芝麻大的‘小官’。”

  [高中生]学习才是重头戏

  “臃肿”的学生干部队伍到了高中却“瘦身”至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当孩子们进入高中阶段后呢?是不是还“官迷”?“答案是否定的,高中的孩子已不再迷恋当‘官’的滋味了。家长们此时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少孩子和家长甚至觉得当班干成了一种负担,孩子们更加看重自己的学业,目标都在如何考一所好大学上。”郑州一中分校老师许老师如是说。

  这些孩子对班委竞选一点儿都不积极,有些得了全票选出来的班干还不愿意当呢!得老师一个个地私下做工作。

  [大学生]当不当“官”更实际

  郑州某学校艺术设计系高露扬称,同学们不愿意当干部,是他们不想牺牲更多的时间做服务。大学里除了班干部,还有院系和校级学生会及各种社团组织,只要有兴趣,机会很多。

  而据郑州某大学音乐系组织委员小高说,同学们在选择做什么“官”时更加成熟理性。学生干部在期末综合考评时会有加分。找工作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学生干部。

  相关链接

  长沙市某小学,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和政府机关一样,“少儿政府”下设1名市长、2名副市长,还配有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等9个部门。其中市长负责主持全局工作,两名副市长各分管4个部门,在各部门还设有副职和干事。

  美国《侨报》发文《孩子们“被挟持”》,探讨了我国孩子“官瘾”到底有多大——调查显示,九成小学生想当班干部。为在“僧多粥少”的职务分配中胜出,一些家长甚至亲自上阵,到学校为孩子“跑官要官”,文中称中国的下一代更像是“被挟持的一代”。

  记者手记

  走访中,一班学生半数“皆官”的现象确实存在,也有极少数家长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官念”,希望从小培养孩子所谓的“领导能力”,更荒唐的是,不少家长跟孩子灌输“当官捞钱”观念。当然,大多数孩子能够正确认识到当干部并不意味着“权力”,更不意味着可以滥用“职权”。

  伊河路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告诉记者,班干部肩上的“小杠杠”越多,意味着他们的能力越强,肩负的责任越大,为同学付出的也越多,“他们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郑州八十一中校长何守刚建议,家长对孩子当班干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帮助孩子树立做“干部”是“公仆”的意识,要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为同学服务。郑州一中校长朱丹说:“应该保持孩子世界的纯净。教育孩子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特点。盲目过早地让孩子品尝‘官味’,容易造成学生官僚习气,这样的教育有失偏颇。”

 


—— 信息源自: 大河网-大河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