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州人大坚持建议督办“教育为先”理念,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助推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代表高度关注: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共提出建议、意见93件,其中涉及“教育”的为7件,主要包括: “关于建议制定幼儿教师规范管理政策的建议”、“出台政策,对农村接送学生车辆进行专门管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小学增派教师力度的建议”等。
人大认真督办:青州人大成立督办小组,由分管主任为组长,相关委室负责人为成员,提建议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办理。青州人大组成调研组对全市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建议办前”专题调研,针对发现的农村教育教师危房较多、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建议,连同7件代表建议一同交市政府办理。
政府严格落实: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分管领导亲自调度,责成市教育局、公安局为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邀请领衔代表一同参与,深入幼儿园、学校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实施方案》,和《加强农村教育五年规划》,采取“三项”措施,助推全市教育均衡、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市政府出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实行“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优先保障,逐年递增”的教育经费管理和保障体制。二是利用“三支一扶”平台,加强农村教师配备。继续实行农村学校教师绿色工程,将今年招考的新教师80%以上充实到农村;充分利用“三支一扶”计划,今年已申报20名“三支一扶”教师,全部充实到山区农村任教。三是市教育局建立多元化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同时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安全,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针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建议,市公安局今年3月份专门发文,进一步完善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学校、家长和驾驶员三方信息交流平台;二是定期开展对乘车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三是学校、家长、驾驶员三方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四是公布举报电话,对学校进行督查考核。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政府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农村学校30多所,新建、改建校舍10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