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规划纲要》的“高等教育”部分,特别强调了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迎来了10岁生日的、实施士官远程教育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一学院”,就是在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创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典范。而为“八一学院”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不能不进入人们的视线。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
记者:八一学院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 康宁:1999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同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贯彻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大举措。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士官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机遇。
2000年3月8日,总参领导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教育部会商士官远程教育事宜。随后,教育部负责人率高教、科技、办公厅以及中央电大、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领导同总参领导进一步会商。会商后确定:部队士官培训依托中央电大进行,将士官远程教育工作定名为“八一工程”,并组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一学院”。
记者:八一学院在10年里取得了哪些成绩? 康宁:根据八一学院张一尘院长的介绍,按照部队行政隶属关系,八一学院实行四级管理,现已在军、师、旅、团级部队建立教学站点近700个,聘请专兼职教师3000余名;先后参加学习培训的士官学员已达10万余人,已有数万名士官学员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中央电大学历证书(被誉为国际学历绿卡)和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初步形成了以士官教育为培训主体、具有鲜明部队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已开设了本科法学、行政管理2个专业,大专法学、计算机及应用、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4个专业,中专法律、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中小企业管理4个专业;共开设各类课程计上百门。八一学院兼顾提高部队战斗力、士官完成本职工作和增强转业后就业竞争能力等三方面的需要,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目前开展的有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等多种职业资格培训项目。
记者: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八一学院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康宁:中国教育电视台自始至终把为部队建设学习型军营服务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满腔的热情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支持和协助士官远程教育天、地网的构建和运行,始终关心和指导士官远程教育工作。10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指派专人负责八一学院远程教育滚动播出技术支持和用户服务工作。在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下,士官远程教育在10年时间里,建起了适应部队特点、全军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创建士官远程教育独特的发展模式上,我台发挥了人力财力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
记者:八一学院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康宁:士官远程教育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行天、地网合一的教学模式。
“天网”是指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教育电视台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卫星宽带传输网两个专用频道“IP数据广播频道”和“电视频道”组成。前者24小时滚动播出教学课件,后者每天用4至5小时,滚动播出职业资格培训、部队专业技术培训、现代军事科普教育等栏目节目。
“地网”就是士官远程教育军网网站,是为实现师生互动而建立的,其特点是用途专一,信息安全。它可以传送教学教务信息、查询教学课程安排、
考试分数、进行专题教学讨论、答疑解惑等。
记者:士官学员如何评价八一学院的教学模式? 康宁:2000年,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为中央电大八一学院士官在职学历远程教育开通的“星光IP频道”和“星光电视频道”,两个频道的传输信号质量好、覆盖面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在时间、空间以及组合方式上,非常适合部队驻地大分散(城市、乡村、高原、海岛、戈壁、沙漠、小集中(一般有团以上机关为依托)的特点,士官学员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进行全天候学习,为部队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学习平台。目前,广大士官不出营门即可圆自己的大学梦。因此被广大士官学员形象地喻为“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文化学习的新课堂、娱乐活动的新园地”、“飞进军营的两道彩虹”。
记者: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八一学院的建设进行了哪些人力、财力、技术上的支持? 康宁:作为公益性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致力于创建全球最大的学习型平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服务于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服务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视支持部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为己任,将服务部队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为扩大部队远程教育规模、解决部队远程教育和信息需求积极努力。利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开通士官远程教育资源传输专线,为士官远程教育提供保障。
在支持士官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电视台始终解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帮助部队克服了许多困难。多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为部队提供的各类服务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始终至真至诚地为士官远程教育作贡献。
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两个“星光频道”提供了长期支持服务。在设备方面,为了解决八一学院数字化播出的需要,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购置了自动化数字播出系统和高档的计算机系统,专门用于士官教育资源的播放。在资源方面,每年向部队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共计10余部617集,约500小时的电视节目。在传送方面,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八一学院提供了充足的通道,并且在部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但免费,而且选派专人为八一学院的通道提供服务。在一系列技术演试及正式技术保障工作中,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技术人员不怕艰苦,克服了许多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技术保障任务。
为了贯彻落实军委总部首长对士官远程教育的重要批示精神,使士官远程教育更具军队特色,满足部队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中国教育电视台积极指导、支持八一学院“星光远程教育”IP频道改版,帮助八一学院寻求资源,从而使士官远程教育“天网”定位更为准确,内容更加丰富实用。这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戍边卫国的人民子弟兵献上的一份厚礼。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为部队培养人才提供服务方面,还开通了总参的“绿网工程”,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的部队基层单位,尤其是处在深山老林、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荒滩礁岛等偏远艰苦地区的基层部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优质的信息服务,目前已建设接收点1000多个,受益人群数十万。海军的“蓝网工程”,为驻高山海岛和海上执行任务的舰艇官兵提供远程教育及信息传输服务。目前“蓝网工程”已覆盖海军西沙、南沙等1600多个边远分散单位和数百艘舰艇,为广大官兵传送海政信息、“星空放送”信息,理、工、农、文、医、法等十大类学科共580多个专业的远程教学内容。海军官兵不仅能适时参加远程学历教育,还能看到30多种军内外
报纸杂志,以及当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电子版和最新娱乐节目。
记者:中国教育电视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如何继续做好士官远程教育工作? 康宁:《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09年5月中央领导指示,士官远程教育是提高军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应将此作为教育拥军工作予以重视,在教材、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技术保障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今后,我们将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军队建设的支持,继续发挥“八一工程”天地人三网结合的独特优势,为部队人才培养工程做贡献,努力探索更适合军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八一工程”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使士官远程教育更加科学完善,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