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4826 发布时间:2010-12-3 14:51:22 本报讯 (记者苏军)学数学,不能光用来解题,而要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昨天在曹杨二中举行的“感受国际技术·培育创新素养·提升学习品质”——2010年数学教学论坛暨TI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中外教育专家表达的共同看法。 在上海市教委开展创新素养培育的项目推动下,曹杨二中在理科教学中尝试引进TI无线互联学习技术,开展科学创新素养培育试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益,进一步实现学校的“负担不重、质量较高”教学追求,达到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的目的,取得了成效。校长王洋认为,学生的创新潜能,要通过数学教学等多种途径得到有效激发,使潜能变为现实。来自香港的余博士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往往是学习许多解题技巧,学习的内容与实际脱离,希望通过传感器应用于数学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学数学,用数学,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专家与国内数学专家、教师共60余人听了由曹杨二中陆杰老师开设的“用TI-Navigator图形计算器网络教学《矩阵的乘法》”的课。与会的专家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来改进中国的课堂教学,利用这样的技术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加强人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 信息源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