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受访92名学生中,近半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员工,孩子平常的消费水平也属中等。
“这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分析,随着社会发展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寒门家庭因无力投入显得“不进而退”,寒门学子的成才比例自不如以前高。另一方面,环境优越的家庭易让孩子缺乏奋斗目标,难成翘楚。相比之下,普通家庭有一定的教育投入能力,又无法给孩子提供高起点的人生规划,多数孩子懂得要靠自身努力,同时又不需考虑经济条件,轻装上阵,这使得更多的高分生来自普通家庭。
“孩子成绩好,那是家长管出来的。”中国多数家长这一观念并未得到调查的佐证。
受访92名学生中,86位家长并没跟孩子搞约法三章、订学规,占93.5%。没这些家规的限制,亲子关系反而更融洽。60位学生表示没有因玩而不学习等类似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占65.2%。
不少学生称,当学习上感到压力很大时,他们会主动跟父母聊天减压。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若父母张嘴闭嘴就是考分、学习,孩子自然不愿跟父母说话。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范先佐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最大。现在,不少孩子缺失必要的家庭教育,除了教育本身不到位外,更多是因为家长和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双方因对抗无法对话,导致一些教育没法实施。高分生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都努力维持一种理性、开明的沟通氛围,两者间关系融洽,孩子不仅愿接受家长的意见,也愿对家长坦诚自身问题,家教更容易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