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成为“上帝”的学生与沦为服务业的教育

--------------------------------------------------------------------------------
点击次数:2778  发布时间:2010-12-3 14:16:42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老师谭胜军在教室给学生下跪之事引发无数关注。谭老师称下跪向学生认错,是为了感动学生,并不是网络上所流传的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惹事学生则说,老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就是上帝,是来享受服务的。(《中国青年报》12月2日)

  谭老师这一跪,本来就是个无甚普适意义的个例,却硬生生被舆论“深刻”解读出各种意义。其实,面对师生矛盾冲突,又有多少老师会选择“下跪”的方式纾解?这就好比有老师吃了桌满汉全席,于是大家都惊呼全国教师的伙食简直是改善到家了——而真正值得注意的,倒是惹事学生的一席话: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员。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听闻此言已无愠意。尽管鲜有人在公开场合普及这个“通识”,但无碍于这个“通识”坐实为既定事实。教师是怎么被逼入服务业的呢?“功夫”有三:一是物质上的剥夺,譬如直到2010年,教育部的年度工作要点仍在为“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个目标从1993年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就是最美的纸上画饼,至于“教师收入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收入”的法令,更成了跨世纪的笑谈;二是职业权力的剥夺,不知何时开始,中国教育就慎言“惩戒”二字,一味“激赏”、全盘肯定,就在日本、韩国等邻国光明正大地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时候,就在奥巴马都提醒美国学习东方教育严谨传统的时候,我们却勒令教育工作者谨言慎行,营造出一种动辄得咎的职业氛围;三是真诚的剥夺,素质教育推行N年,并未说清楚与应试之间的纠结,反倒自己骑虎难下,教材不可爱、作文说假话,“偷跑”成风、补课如云,基础教育给孩子的不是真诚的秩序,而是耳濡目染的弄虚作假、虚与委蛇,“择校费”、“校中校”,再加上俯拾即是的学术失范……说教育堪比服务业,还算是侮辱了正经的服务业。

  职业无贵贱,术业有专工。教师当然是为家长、学术,乃至国民教育服务的,但教育一旦沦为服务业,恐怕不能算是民族与国家的幸事。尊师重道的意义,无须赘言,仅看看教育市场化的那些年,乱象足以令人警醒。问题是,墙上或书上的“百年大计”,真的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价值层面的共识?敏感的“诺贝尔”,失传的“大师”……完全可以从“上帝论”中找到答案——既然教育是等价交换的买卖,你还指望什么良心什么格局什么情怀?

  “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员。”这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教育高贵到砸锅卖铁、勒紧裤带的地步,掏钱的受教育者自然容易产生“消费者”的幻觉——当此背景下,“跪”不是感化,而是货币化的服务方式;大学不是养成人的教育,而是就业的“岗前培训”。错位或误会,慢慢就成了戒律。

  成为“上帝”的学生与沦为服务业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中国教育最彻骨的尴尬。关于教育里的“上帝论”,不能不做两个提醒:一者,即便是在等价交换的市场,买卖之间也不是“上帝与子民”的关系,权责对等,谁也高不了对方一截;二者,成为“上帝”的学生与沦为服务业的教育,倒是不禁令人想起另一句关于“上帝”的名言:“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 信息源自: 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