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热销引发对教材的反思

--------------------------------------------------------------------------------
点击次数:2659  发布时间:2010-11-20 11:46:01

  “先生,早。”  “小朋友,早。”

  两句话,七个字,就是一本最近被拂开积尘重印后,热卖至脱销的一本语文老教材——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第一册第一课的全部文字了。

  《开明国语课本》由一代大家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还为每一篇课文精心绘制了插图。教材活泼隽趣,贴近儿童口语,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也是很新颖的做法。 

  最近在各大书店里,这本书的重印本都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说没货,不仅时下的儿童,爸爸妈妈们也对它爱不释手。

  像一粒金子被擦拭后重新闪光,一套老教材到底有什么吸引力?相比之下我们如今的教材究竟“僵”在哪儿? 

  70年前的语文教材,大师亲自编

  为什么把上述两句话放在第一册的开头?叶圣陶曾诠释说,“开学那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头一回跨进学校,觉得什么都既新鲜又陌生。见到老师,他们上前去鞠躬问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等到上课了,翻开课本一看,刚才温馨的一刹那原来已经写在课本里了!老师此时如果善于启发,定能使孩子感到学习的快活,逐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像这样教孩子如何做人的课文,在课本里不胜枚举。如第45课讲了鲁滨逊漂流的生活,第46课还不忘告诉孩子们:“鲁滨逊的精神和行为虽然令人敬佩,但更可称赞的,却是人类的合群生活。”

  《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我被缚住了》……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符合1929年《国语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选文要蕴涵文学趣味”的要求,“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这套教材在1949年前共印了40余版次。 

  今天的语文课本,充满人造味儿 

  老课本重印是件好事,它可以和现在的课本作个比对。当下语文教材的民间批判人士、杭城语文老师郭初阳认为,民国时代是中国教育发展得最好的时代之一。这本教材,体现了民国时代教育的基本水平。

  郭初阳是民间自发的教育学术研究团队“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他说,就拿这本《开明国语课本》来讲,它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眼光和见识,是后无来者的。这本教材的内容富有童心,它给孩子提供了发散性思考的空间。这里的文章,全部都是原创的,真实性趣味性兼备,符合人性,带着真正的爱在做教育。但我们现在的教材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以主流意识为标杆的灌输式教育体系,课文充满了人造味儿。这种只需要往脑袋里倒进去的内容,便不需要学生思考。而不需要思考的课本,哪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路的孩子?

  郭初阳认为,目前的教育、教材体系落后,甚至不及从前。因此重印民国教材,有它重要的价值。

  语文教学,要让孩子学会审美  

  记者采访杭城多位语文特级教师,在他们看来,时下语文教材中有一些问题,或者在某些方面有不足,是正常的,因为教材每年都在不断修正。

  一位在职语文特级教师说,教材都是有时代特征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教材。“不能说什么时候的教材好,我更不认为现在的教材有很多问题,但发现问题进行修正,教材会更完善。”

  另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对一个老师来说,教材是载体,教得怎么样,才体现老师的本事。”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审美,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这么美,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叶圣陶、丰子恺都是一代大家,现在我们难以想象大作家大画家来屈身编写‘先生,早’、‘小朋友,早’。”但他们肯定不觉得大材小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看来最浅近最简单的文字,才是最重要的文章。本报记者 梁建伟 章咪佳

 


—— 信息源自: 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