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规范高考加分依然是“半拉子工程”

--------------------------------------------------------------------------------
点击次数:3149  发布时间:2010-11-20 11:43:21

    乾羽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本次规范和调整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

  高考加分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虽然高考加分的项目十分清晰,规定也看似完善,但遗憾的是,在现实利益考量面前,总有一些加分乱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或是很多加分充满水分;或是不少加分的人弄虚作假,明明没有真才实学,但也通过加分的舞弊而获益。对于教育部最新出台的相关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的规定,其进步性毋庸置疑,但是,从新规的总体情况分析,不排除依然是一个看似进步实际上进步有限的“半拉子工程”。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加分者通过具有一定的特权逾越或戏弄了规则,比如有钱者可以投身于那些需要大量花费金钱的加分项目,而有权者可以通过关系的运作成为“准加分者”。在这些特权面前,规则的作用是有限的。若在特权逞强时,规则不能对其进行约束,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规则最终将成为一句空话,而规则的执行力就体现在制度的纠错能力上。

  这种纠错机制对制度的完善来说十分重要。制度的运行是否正常不能只看制度的表面规定,而要检查制度到底能否将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出现一个违反规定的个案,无论这个个案是多么地匪夷所思,多么地冲击人心,只要制度能及时地发现并进行纠正,则个案就不能引起示范效应。而如果这个个案堂而皇之地在规则面前晃悠而无恙,则会引起更多人的效仿,而且也难免让那些坚守规则者迷惑:坚守还是不是一种美德?

  要想让那些舞弊的高考加分现出原形,至少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应增加高考加分的透明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好的证明方式。既然高考加分涉及众多考生的根本利益,就应该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公开、公示,保证公众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有没有问题不能自己说了算。其次,应增加对利益相关者的处罚。任何一个不符合规范的加分者可以得逞,绝不是一个人的能量,而是一个利益链条的集体运作,可能包括家长、校方、负责加分的机构,以及招生的学校等。既然高考加分涉及如此众多的群体,就不能让他们轻易躲避处罚。

  当问题因为公开而及时发现,相关人士因为处罚而罪有应得时,高考加分的乱象就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无法遏制的现象。因为,个案无法蔓延,每个个案刚刚得逞之后就会被发现、被处理。此时,这些负面的个案起到的作用只是告诉人们:莫舞弊,舞弊必被捉。任何规定和制度都需要纠错机制来完善,高考加分制度自然也不能例外。

 


—— 信息源自:生活新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