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侯令现场首次展示了艺术教育生动图文资料

--------------------------------------------------------------------------------
点击次数:3829  发布时间:2010-11-19 16:08:20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侯令现场首次展示了艺术教育生动图文资料

 

119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广播网、腾讯教育、腾讯儿童协办的2010中国艺术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研讨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张继钢、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鞠萍、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中央电视台历届春晚总策划秦新民、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王冼平、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孟大鹏、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侯令、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电视台主编覃川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如何更好的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并对艺术教育品牌化发展之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关工委顾问邹时炎激情的鼓励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同仁携手高歌,创新艺术教育”。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到:“我希望每一个与会代表都深刻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动能,推动着文化、艺术、教育等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与时代同进,与世界同步,努力提升自身的视野和综合素质,大胆创新、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在本届论坛上有一个全新的亮点,就是腾讯网旗下三大热门频道——腾讯教育、腾讯儿童、腾讯微博分别以图文直播、视频访谈、微博上墙的方式立体式呈现论坛的精彩。特别是微博互动的引入,每一个与会者通过手机短信现场发表感受、心得、祝福,即时显示在会场两侧的大屏幕上,增强了论坛的互动性,令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精彩与神奇。

 

侯令 学校艺术教育的光荣使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

 

学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层的艺术教育,但也是最实在的艺术教育。国家的美育方针,《课程标准》《规划》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每一所学校的基础之上。

 

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接受的艺术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从艺术课堂教学中获得的。课堂教学是保障艺术教育进行的最有效的阵地。

 

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活动应该强调全体参与。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校园文化呈现崭新面貌。校园文化建设受到普遍重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校园文化具有“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鲜明特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各项艺术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中显示出很强的活力。

 

四,建筑——学校文化的第一印象。学校的建筑是外人对学校的第一印象,代表着学校形象,是不容忽视的建设项目。每一位校长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亲自审批,而且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切不可把它建成文化品位低下的豆腐渣工程。

 

在前不久教育部在吉林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座谈会”上,陈小娅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显示出国家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足够重视,也将推动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掀起另一个高潮。

 

2011——2020年的十年学校艺术教育规划正在制定。它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要实现惠及全体的艺术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艺术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艺术教育,使学校艺术教学大纲发展水平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与国民教育的整体发展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中国艺术教育网)

 


—— 信息源自:中国艺术教育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