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摆脱高考“紧箍咒”之后

--------------------------------------------------------------------------------
点击次数:2803  发布时间:2010-11-18 15:06:41

 
摆脱高考“紧箍咒”之后

  谈大正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上海市写作学会理事

  中学生的写作教学现在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应试作文更是屡遭诟病。我是一个教了大学本科生写作课20余年的教师,也曾多次参加上海市高考作文阅卷,目睹那些在高考压力下惯写“应试作文”的学生,一旦“紧箍咒”解除,稍加指导,即能写出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性灵作文”,深感“应试八股文”的出现,责任不在学生。

  过去科举考试也就是考两篇文章,认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见识、知识和人生态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综合素质。可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技巧被放到了首位。一些高考作文充满了于己无关大而化之的材料与话语,造成一种貌似崇高和博学的假象,却能得高分,甚至满分。这样的作文教学和评价体系,与作文教学的人文培养目标相去甚远,甚至对浮躁、投机的社会风气也有推波助澜的若干责任。这种局面由来已久,有其深刻的原因。怎么办?这就需要全社会关心,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培养时代新人”和“民族性格塑造”的高度,共同“把脉”,先探究出真正病因,再开出治标和治本的“药方”。

  20余年来,我积累了各届学生的“性灵作文”数百篇,准备筛选编一本《大学生性灵作文点评》,其意亦在于拿出实例,纠正和弥补时弊。这里推荐文章的共同特点是,所写乃学生真实经历或思想,所表达乃作者真情实感。

  在我们学校,写作课是必修基础课,一般开在大一下学期。这些作文是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直接功利目的状态下写成的,却常常反映出学生的最好水平,其内容、形式都与高考作文迥异。

  我习惯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习作,鼓励思想、写法或言语的创新,把课堂演讲及评论与书面写作相结合,师生互动,激励思维。我以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尊重他激励他,还是小瞧他束缚他)和教学模式(灌输式还是启发互动式),比所教的写作知识更加重要。

 


—— 信息源自:文新传媒网-文汇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