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大一新生打地铺一个月 揭二三本院校扩招之痛

--------------------------------------------------------------------------------
点击次数:2409  发布时间:2010-11-17 15:40:02

 

新生报到一月后才住进宿舍

 

10月底,平顶山学院部分新生开学数天仍未住进宿舍的情况成为网络舆论焦点。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工地施工的噪音。外语学院的大一女生张洋(化名)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招生计划,今年平顶山学院共招收新生6500多人。919日新生报到时,学校的学生公寓、食堂等还正在建设中,600多名学生暂时住在教学楼中。学校说,10天的军训和国庆放假之后宿舍就会建好,可国庆放假18天后仍没完工。

 

新生小李说,没有地方放东西、晾衣服,他们要趴在床上写作业,100多人共用两个洗漱间,这些她都可以忍。但晚上睡不好却是让她最难受的。有的学生怕家长担心,甚至没有将自己的住宿情况告诉家里。

 

无独有偶。1027日,正在建设中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新校区也爆出6000名学生没地方住、没热水喝、吃饭难的情况。因学生太多而卖饭的窗口少价格高,很多学生为买饭要等三四个小时,他们购买成箱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等到饿时充饥。因为宿舍尚未安装窗户,家在郑州的学生晚上回家住,外地的学生只能住在亲戚家或者在外面租房。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一位大一新生的家长称:“大一、大三学生还在老校区,新校区没热水喝,学生洗脸要跑到建筑工地去接水;学校食堂只有一家卖饭的。因人太多,很多学生买不上饭。昨天我女儿回家买了一箱方便面和矿泉水,还从家里带了一瓶热水到学校。”

 

有网友对此评论:“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来说,如此见面礼无疑是当头一棒。”

 

学生和学校都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付出代价

 

1027上午,河南省教育厅责令平顶山学院就此说明情况。当天中午,新生便搬进了学生公寓。第二天,记者走进新生刚入住的学生公寓,一楼和二楼住着软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的新生,楼道里还放着些杂物,学生们也在忙着打扫卫生。宿舍宽敞明亮,分为六人间和八人间,六人间内还设有独立的卫生间。

 

尽管问题解决了,学校对此该承担何种责任的讨论却并没有结束。平顶山学院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校肯定是有责任的,把学生招来却没有地方住。不过学校也没有办法。”

 

在校园里,有学生对记者说:“这事肯定有人受不了,有人觉得没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农村来的,这对我们来说不算啥。我觉得这没啥可报道的,学校也是无奈。”

 

平顶山学院一位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学校收的学费仅仅占高校教育成本的四分之一,校方要补贴四分之三。而国家没有补贴。我们要满足老百姓上大学、受大众化教育的需求。如果满足不了的话,国家就叫你必须扩招、盖楼。那压力当然不小了。

 

在校方提供给记者的《关于我校数百名学生教室“打地铺”情况的说明》中写道,今年春季,学校引进社会化资金开工建设了三栋学生公寓。据介绍,一栋学生公寓的建设成本大概只有四五百万元,而校方拿不出这么多钱。学校引入社会资金,每年为这栋公寓拿给投资方60万元,持续20年,总额达1200万元。负债经营已经让学校举步维艰,但校方说,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也就是最近几年的扩招绝大部分是像我们这类的学校。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招生计划是省教育厅严格审批的。出现这个状况,实际上是学生和学校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共同付出的代价。

 

高校扩招需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在校学生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二三本院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这些二三本院校资金相对紧张,但学校基础设施又需要扩建。实际上,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性难题。

 

很多高校力图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河南大学总务处处长何介绍,河南大学的学生公寓除了自建之外,还采用了租赁方式,但管理模式相同。“我觉得用租赁这种方式还是不错的。之前我们让社会上的公司来建公寓,但出现了很多问题,它的管理与学校无法沟通,后来我们把它买了下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朱再英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创新高效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模式对破解高校债务问题、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社会资金进行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既不失办学自主权,又降低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博士刘朝晖也赞成这种方案。刘朝晖认为,积极引资开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只要处理好利益分成的问题,这不仅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对开发商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也不用担心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

 

除了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外,朱再英建议,高校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源结构、利用银信和社会中介开拓融资渠道、挖掘内部资源潜力转化和催生资金等方式进行市场化融资。

 


—— 信息源自:教育中国-中国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