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者称90后追捧同性间恋爱系从众心理

--------------------------------------------------------------------------------
点击次数:3787  发布时间:2010-11-12 14:18:28

 
学者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90后追捧同性间的恋爱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学者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90后追捧同性间的恋爱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总第贰拾玖期

  ●本期主题

  我未成年

  只要你以成年人身份和90后学生谈早恋之类的话题,他们就会忍不住翻白眼摆出一副“你是白痴”的表情,之后再表情严肃地反问“早恋……你说的是异性还是同性”?先别尖叫,90后学生圈里同性爱根本不是什么聊天禁忌,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哪个班没有一两个‘万年小受’,谁好奇谁老土。”他们还言之凿凿地说,BL和GL是和耸肩礼服、波点图案一样的流行元素,不然谁能解释下为什么《黑执事》和《家庭教师》这样的同人漫画会这么火,耽美和GL小说会屡受追捧和下载;为什么80后喜欢S.H .E就可以,90后追夏河和洛洛就要遭人歧视……90后难道真的是性别模糊的一代,为了好玩才去追同性恋故事里的人和事?

  有同性恋谈资更易打入90后社交圈?

  和90后聊天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你要时刻留神,稍不小心就会陷入他们早已谋划好的语言陷阱。当记者问:“现在你们中间有公开出柜的吗?”他们反问“有不公开的吗?”

  90后学生圈里陌生朋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之一是“嘿,Tommy来了,他是直男。刚才和你说话、穿衣服爆有品的那个叫Will,他是双”。接着可能就会问“你呢”?这时,有两种选择,要么随波逐流回答“Me too”以求混淆视听;要么就可能要承受遭人遗弃的后果回答“我很正常”。是的,多数家长都认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吗?就该回答后者,谁会承认自己是另类?但是90后学生圈就会凭借回答给你贴上无聊和乏味的标签。所以,你是想有话题成为中心人物还是寂寂无名躲人于墙角?

  我们不得不承认,90后的喜好真的很重口味。先不说充斥在豆瓣里的各种冷嗜好小组,就连电脑收藏夹里也都藏着怪力乱神的网址,需要屏住一口气才能不让“咦”、“我丢”和“太给力了”等感叹词喷出口。但在同性恋这回事上,多数90后还是抱着“玩”的态度的。14岁初中生Gim坦言,自己是“弯男”,纯粹是为了好玩和好奇才去找男朋友的,并且Gim还反复强调自己的性取向很正常,因为很早以前就交往过两个女友。“现在纠结,我觉得有点无聊了想再直回来。”Gim的同班同学Olivia也帮腔说:“BL、GL这些都是开放式话题,我们平时常拿来讨论,看到谁和谁外貌登对,我们还会背地里帮他们相互配对。因为好男生就应该有男朋友,好女生也应该有好女友。再说男男或者女女在一起也不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16岁高中生米米有些危言耸听地说:“现在校园里60%都是同性恋,获得异性喜欢不算你厉害,能让同性也爱慕你才最给力,大家都觉得好玩又刺激。再说帅T和弱受的装扮都很好看,有人想学还学不来呢。”

  他们以这种另类方式证明自己长大?

  很多家长表示,只是听说过“拉拉”和“攻受”这些词,从没想过它们会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高三学生厉衡声明自己是直男,“我们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幼稚。高一的时候,班里很多同学都在传同人动画、耽美小说,还有女生在私下聚会里对所有人狂喊自己是拉拉。我觉得适当融于集体是可以的,但是要记得明哲保身。《艋舺》里有句台词特别适合我们,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自己是风,等到遍体鳞伤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草。其实那些喊着自己是弯男和拉拉的同学也没搞出什么大动作,不过就是口头上说说让别人关注自己罢了。反正你就别当真,当真就吃亏。如果有男生故意和我套近乎说谁谁又出柜了,我就对他说,对不起我肾不好”。

  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赵卫认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90后追捧同性间的恋爱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在路上心理咨询工作室国家心理咨询师廖爱君也认为,90后迷恋同性间的恋爱是性意识早熟的表现。孩子们对同性恋持宽容态度,并不代表其本身的性取向有问题,只能说明,他们对于人性有更开放的理解与包容。多数人表示想试试同性恋是在宣扬一种自我意识。这跟家长严禁孩子抽烟喝酒一样,孩子们吸烟喝酒并不表示他们有烟瘾或者依赖酒精,只是说明,他们想用这种行为向人证明,自己长大了。在一个认为学生谈恋爱都不被允许的社会教育氛围里,如果公然对同性恋都能表示出兴趣,那么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被压制后叛逆与反抗的快感。

  深圳家长刘选萍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这些孩子正值青春期,家长根本不可能用强制手段去命令他做什么事情。只是希望孩子们在做一项选择前仔细考虑下后果。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的les和gay,确定自己不是因为恶搞和有趣才加入的这个圈子,确定自己不是为了玩或者受到了伤害。如果孩子是认真地喜欢某一同性,家长们不妨静下心来仔细和孩子分享这个话题,慢慢引导他们,不要一下子就走向对立面”。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赵卫对学生和家长的建议是,如果同性恋情处理不好,不仅对健康有害,甚至还会扭曲性格。未成年人应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平时多注意孩子关心什么问题,看什么网站,看什么书籍以防患于未然。

  ●95后时尚达人

  “满身潮牌和满身名牌一样土”

  Yama,14岁,初二学生

  朋友眼中,Yama简直太有型了,随便一条红裤子穿在他身上就是High Fashion,穿到自己身上就是阿土哥。他过的生活根本就是漫画书里描述的那种时尚生活,看他一脸痞样,可人家会身穿正装拨弄贝司、单簧管和萨克斯。他街舞擅长breaking,很多人第一次看到Yama身穿街舞装大玩Breaking技巧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问,这家伙从哪里学到这样拉风的舞蹈?

  Yama的时尚态度显得与众不同。“大人们说90后追求街头文化,非要把自己搞残才算时尚。拜托,大人们别替我们焦虑了。我没有追寻潮流,我只穿自己混搭出的衣服,自己觉得好看就好。很多人喜欢日韩风,但是我觉得日韩风的很多时尚元素是从欧美的朋克风里面发展而来,我何必绕过欧美追求日韩风?时尚不一定每天都要穿得很花哨,有时候你满身都是潮牌和满身都是名牌一样土,与那些在公众场合用山寨手机听《爱情买卖》的人是同类项。我这个年龄的人穿衣服一定要看重搭配和穿衣场合。那些梳着爆炸头戴着眉钉的男生总以为自己很有feel很时尚,其实他们和穿西裤配白色袜子和红运动鞋一样搞笑。我的时尚观点是,人可以不帅,但是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耍帅。不适合你穿的衣服再有风格也是垃圾。”

  ■时尚玩乐推荐

  他推荐的潮牌你多半没听过

  购物品牌:以潮牌居多,Vans、Supra、AIX、DC、DoubleD、MAKU、天然蓝、Seven7,喜欢这些牌子主要是他对颜色有偏好,买衣服主要看颜色。

  去哪买衣服:喜欢去香港海港城、新港中心、东荟城和铜锣湾,最喜欢去旺角买鞋子,看起来都有型又有款。

  餐厅:喜欢东门便所餐厅那些有着重口味菜名的餐品;喜欢中心书城的大灰狼,还有哪家餐厅的墙壁会有这么多树洞?爱Burger king里面的东西,品种又多档次也高,请客吃饭很有面子。

  游玩:篮球是运动、桌球是娱乐、三国杀和CS是爱好,不过他最爱去酒店开房和朋友们玩杀人游戏。

  喜欢的音乐人:Rihanna、R & B流行乐手Usher、黑人N e-Y o的R & B曲子、硬核说唱E M ineM、英国歌手PixieLott、曹格、方大同和王力宏,喜欢这些明星主要不是看他们的外貌,关注的是他们的才华,创作能力和唱功。

  ●金钱观

  深圳90后女孩微博(http://t.sina.com.cn)摆摊,号称“日赚万元”?

  到底多有钱才算有钱?这是个全球性难题。70后认为自己有几处好房,再开部名车就算是有钱;80后想至少得有个自己的企业才算是有钱吧;90后简直“钱胆包天”认为至少得有1亿元才算是有钱人,不然你买了房子也没钱装修,装修完也没钱置办电器,再说还得创业和周游世界呢,不上亿元,真的不够花。

  最近一则《瑞利来女孩创业直播记:我要用100天实现买房买车的梦想》的帖子再次把90后“金钱观”的讨论变成热点。帖子中的主角“瑞利来”就是90后女生,她在穷过、潦倒过后决定不怕丢人、不怕辛苦,一定要在100天内实现深圳买房、买车梦。瑞利来自称想要创业是被自己的月薪刺激的,“月薪3000元的工作,要熬多久才能在深圳立足”,她决定创业,创业原理是利用微博进行“网络摆摊”,微博上随时更新各类商家的信息,她做中间人向网友推介各类产品。网友们因为她的创业行为打起了嘴仗,有人说她胆识过人、敢想敢干,值得鼓励;也有网友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只不过又是一次手段拙劣的炒作活动。最新关于这个90后女生的新闻说她已经能“日赚万元”。本报记者联系瑞利来争取采访,截至发稿未取得回应。

  采访中,高达七成的90后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带着叛逆精神的90后不甘于过一辈子为别人打工的生活,他们中大多数人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构建创业的蓝图。他们几乎都表示瑞利来不可能实现100天内在深圳买房买车的梦想,因为瑞利来没有考虑对深圳不熟悉,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90后小巴则认为,瑞利来很有想法,因为身边同龄人都曾有过创业想法,“我已经开始做创业的前期准备,创业不分先后,只要有心,多努力就是最好的,钱多钱少不是问题”。90后高三学生米乐乐说:“她到底想赚多少钱她根本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买房买车的概念太广了。你买香蜜湖一号和买龙岗中心区的房子、买雷克萨斯和买比亚迪F 0绝对不是一个概念。没有金钱计划谈什么理想?不把钱落实到具体数字,空喊买房买车绝对为了哗众取宠。我看她长得很漂亮,估计是变相出来做秀。”

  在谈到到底多少钱才能算是创业成功时,几乎所有的90后都把数字保守地定在亿元以上。解释理由时,一些90后初中生表示必须要亿元以上才能满足创业和日常开支;一些90后高中生则认为,目前通货膨胀过于厉害,股票市场也不理想,自己要为将来留条后路,如果赚亿元,只能花千万,而一千万在深圳只能买处好地点的房子,想要住大屋?还是省省吧。

  ●道德观

  90后不让座不等于道德沦丧

  最近新闻曝出南京7名中学生集体不让座,漠视身边一位白发老大爷的新闻,而学生不让座的理由是“我们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让座”?

  人人网还为此做了一项调查,截至11月8日17:30共有62279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认为“让座不是义务,不让座可以理解”的网友共有44113名,占总人数的70.8%,认为“应该让座,书包重不应该成为理由”的网友共有18166名,占总人数的29.2%。

  深圳90后围观:

  请老人家们绕开乘车高峰期,别和我们抢座位。

  ———永远13岁的欢乐兔子

  真不明白,现在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时代进步了,怎么反而我们的思想沦落了,如果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你忍心让他站着吗?

  ———刘章

  教育体制改了又改,可是结果都一样,我们的书包还是有十几斤重,坐着都觉得难受,更不用说站着了,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大家都有点公德心好不好。我们也想让座啊,但是让你背个十多斤的书包你站着试试。

  ———关珍珍

  我最反感媒体一出事情就归结到群体的高度,车厢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给老人让座,为什么只把焦点聚集在我们身上,我们90后现在还是孩子,我们也算是弱势群体,大人们要求别人的同时也要求自己。

  ———晓波

  出品:南都深圳杂志部总策划:南岛

  策划/统筹:林倩、周吟、马凌、李骏

  LOGO设计:王粤飞

  采写:南都记者董馨 实习生何燕

  图片: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南都记者胡可 实习生邹韵摄

 


—— 信息源自: 南方都市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