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没有围墙的大学 高自考催发桃李芬芳 组图

--------------------------------------------------------------------------------
点击次数:3153  发布时间:2010-11-12 14:14:41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获得学士学位的自学考试毕业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加自考的白衣天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自学考试为残疾考生设立家庭考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自学考试所有科目纸质阅卷(上图)均被网上阅卷(下图)所取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取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创举。自学考试设专科、本科学历层次,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自学考试的学历国家承认,全国通用,40多个欧美国家也承认中国的自考学历。自学考试毕业生享有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的待遇。

  发端于北京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跨过了30年征程,它“宽进严出”,学员不受年龄、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设入学考试,但质量要求高,考试难度大。高自考以开放性、灵活性著称,通过一科考试,即可取得该科的合格证书,考试时间、考试次数不受限制,一次不及格可考多次,直到合格为止。

  30年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北京诞生。30年来,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高自考催发桃李芬芳:北京市累计参加自学考试的学员800万人次,其中已有本、专科毕业生26万余名。

 一种新制度应运而生

  首批考生2686名,只考一门哲学课

  改革开放大潮初起时,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大量人才,大批青年求知欲望强烈。而当时北京普通高校的录取率仅为5%,面对巨大的供需矛盾,怎么办?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社会的活力,激发了政府的创造性。1980年10月29日,经报中央批准,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3天之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学历考试制度诞生了。

  63岁的张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张发黄的旧纸,上面“自考考场 东安门190中学 023号”等字样,每每把他带回到1981年的6月7日。

  这一天,北京市率先在全国举行了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市2686名考生走进设在18个区县的80多个考场,参加哲学课考试。从此,高自考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张开炽热的双臂,欢迎所有热爱学习、向往知识的人们。

  自学考试开辟的成才新途径,激发了广大青年的自学热情,报考人数猛增。到1983年,全市年报考人数突破6万。北京市自考办原副主任李平回忆说:“在海淀区的自考报名点,报名现场非常火,考生队伍一直排到黄庄,很多人早上6点不到就来排队。”

  30年来,北京自学考试先后聘请了22所主考高校,1100多名专家学者主持命题、阅卷、论文指导等。北京各区、县都设有专门的自学考试机构,每年组织4万多场次考试。

  实践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有效形式,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项创举。

  适应社会创新发展

  设计开考新专业,探索育人新模式

  紧随国家进步,适应社会需求,自学考试30年来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自学考试建立之初,主要帮助“文革”中错过读大学的青年补偿学历,多为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上世纪90年代,高考落榜生成为自学考试的主体,他们大部分参加民办高校的全日制学习,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学历;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自学考试培养方向侧重于应用和职业技术教育。

  北京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张泉利说,北京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目前已达186个,其中,许多专业是适应现实需求创造性开设的。198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与中组部、中宣部联合设计、开考了党政干部基础科专业,几年间,北京有近10万名干部参加这个专业学习。2004年,开考了地铁运输与管理、地铁通信系统等专业。近几年,大力发展本科专业,引入50多个岗位资格证书考试项目,中外合作开设采购与供应管理等专业。

  顺应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北京自学考试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了双证书、订单式、衔接式、合作式4种培养模式。双证书就是学历证书与岗位资格证书相结合;订单式即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量身定做专业,突出实际应用,力保培养的学生用得上、留得住;衔接式就是自考与在校生、毕业生、肄业生相衔接,与高职、中职、本科、研究生相衔接;合作式则是依托多所高校、利用行业或企业优势进行合作培养。

  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外,自学考试的创新还体现在功能拓展方面,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负责人赵玉凤说,自学考试机构先后举办成人高校学历认定考试、检验电大学生的考试,外语中级水平证书考试、48所民办高校17万学生参加的学历文凭考试等等。创新也体现在实践环节,比如外语口试与听力、实习实验、毕业设计与答辩等。

  展望未来,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徐宝力认为,自学考试应从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型向为学习型社会服务转变,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转变。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说,从长远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需要拓展教育评价功能,着力加强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评。将自学考试制度与非正规教育认证和学分积累结合起来,允许将各种相关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资格折合为学分,替代部分科目的考试。

  30年中3个考生素描

  自考磨练意志,群星闪耀京城

  为了丰富知识储备、适应工作需要或出自个人兴趣,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已获得学位者也投身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他们表示,能否拿到自考文凭不重要,学到专业知识才是关键。

  2005年,张斐然获得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时,也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工商企业管理、心理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本科文凭。她说,新型人才既要有专业深度,又要有知识广度,选择自考就为扩展视野。博士毕业后,她被电力系统一家国企高薪引进,如今又开始自己创业。

  一边读博士,一边自学,回首4年的自考生活,张斐然用“艰辛、压力大、时间紧”几个词来表述。现在,她利用业余时间开设了公益性“终身学习网自考论坛”,为自考生免费提供信息、资料、心理和法律服务。

  自学考试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了学习进步的平台,许多人以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6年前,初中毕业不久的徐亮从安徽省阜阳农村来京打工,他把在餐馆工作18个月的工资攒起来,用于自学考试。由于只有初中基础,他付出了更多汗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拼搏、通过了26门课程的考试,2007年7月,他获得商务管理专业本科文凭。徐亮说:“我把自考机会当作‘救命稻草’,自考抬高了我这个农村孩子的人生台阶。”

  如今,24岁的徐亮已晋升为中国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他在日记里写下了一段和母亲的对话:“妈妈,儿子并不比别人差,别人做得到的,我通过努力也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快更好。自考学习磨练了我的意志,于是我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走出了自己梦想的路。”

  民办高校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社会助学单位,就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参加自学高考,获取学历证书,证明自己的实力。

  王永卓,2007年自考金融本科毕业,这弥补了他所读北京民办高校没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缺憾。他说,人不怕笨,怕的是不坚持。为了自考本科,他辞掉了文曲星公司策划总监的职位。

  4次英语学习与考试的经验教训让他萌生了开办英语培训学校的念头。2007年8月爱口秀英语培训学校成立。经过几年发展,已培训学员2000多人。学校核心团队5个人中4个是自考毕业生,不少员工和学员都是自考生。

  现在,王永卓又担任了马来西亚一家上市公司创办的香港E立方公司的总经理。对于刚起步的事业,他会拿出参加自考的劲头,坚持下去。

 

 


—— 信息源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